鹧鸪天苏轼诗歌鉴赏参考(3)

时间:2021-08-31

第三篇:《苏轼《鹧鸪天》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鹧鸪天》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江苏省高考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1)从视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 衬托:远近分明,动静结合。【苏轼《鹧鸪天》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苏轼《鹧鸪天》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2)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

  赏析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 本文来自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苏轼《鹧鸪天》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默认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