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苏轼的散文(2)

时间:2021-08-31

  内容提要

  苏轼早年在文学创作上推崇杜诗;晚年则推崇陶诗。他联系其立身处事来确定文学创作的风格、品位与价值,从而发掘出陶渊明杜甫其人其诗的伟大价值,苏轼这种认识和评价作家的方法,对今天认识文学现象,了解中国文学的规律与特点,也具有启迪作用。

  关键词 杜甫;陶渊明;苏轼人生;苏轼创作道路

  无论陶渊明和杜甫当时的“心事”如何,他们在文学史上确立的是两种人格范型。按照孟子的说法,陶渊明属“独善”型,杜甫属“兼济”型。那么,在苏轼一生中,何以既崇杜又慕陶呢?其对人生和艺术范型选择的变化,与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价值观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时尚有着必然的联系;与他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融合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苏轼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推崇杜甫

  北宋统治者的右文政策,使文人得到空前重视。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物质条件大为改善,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成为文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进程,改变人生命运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宋朝读书人,自幼就接受科举考试的训练,把考取科举、获取功名,确立为改变人生的第一大目标。

  苏轼从小的人生抱负和通过科举之门步入仕途的人生道路,在宋代士人中是比较典型的。在苏轼幼年,就表现出对政治关注的热情并树立起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推行新政,消息传至眉山,苏轼见乡先生读石介颂扬诸人的《庆历圣德诗》,即欲知其人而明其事,并在心中“私识之”[1](311页),显出浓厚的兴趣。他后来为科举考试做准备而撰写的数十篇策论,多以改革时弊为题,仍可看出这种影响所发挥的作用。大约十岁时母程氏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慨然叹息。苏轼见之,对母亲说:“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乎?”程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并喜曰:“吾有子矣!”[2]范滂是东汉党锢的重要人物。当翼州因饥荒而“盗贼”群起,朝廷任命他为清诏使按察其地,他“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由于他“见恶如探汤”,弹劾了太多权豪人物,政敌指使小人牢修诬告他营造部党,被作为党魁逮捕入狱,最终被杀。范晔在《后汉书范滂传论》中认为:范滂等人“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势”,“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对后人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应该说,苏轼就是后世被激励而从小就“奋厉有天下志”的若干士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