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附答案(2)

时间:2021-08-31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弭:消除,制止

  B.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审:清楚

  C.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榜:文告

  D.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卒:通“猝”突然,仓促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B.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君子学道则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

  D.是孰使之然哉/然视其左右,来者已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论述古代圣贤的伟大和死而不朽的原因,下笔洋洋洒洒,看似离题,却是将韩愈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古今先贤的排序中给韩愈确定一个合适位置,从而为评价韩愈定一个基调。

  B.碑记的传统写法是以叙事为主,而本文却是以议论为主,其间叙事均以议论出之。作者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盛赞韩愈的历史功绩,并将其归于韩愈具有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