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 实词的理解和依托背景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 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并树立旷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3.1 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法、小组探讨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我的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交流、重组、汇总、统一。在回答问题时,各组回答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特别注重答案不一致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的进行思考,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也要积极的予以指导和导引。使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3.2 学生学法:以朗读、小组合作研究为主。符合当前课改精神,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的授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引入,朗读,整体感知,细处分析,结合背景,深入主题,及时反馈等几部分。

  4.1 引入。由 "北宋诗歌评论家胡仔评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引入:把对本词的高度评价直接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