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赏析(2)

时间:2021-08-31

  描绘蜀道的奇崛艰险是本诗的一个主要内容,这类诗句,占据了全诗的大部分篇幅.李白对故乡四川和祖国山河非常热爱,他的许多诗篇都强烈地表现出这一情感.《蜀道难》也是如此.虽然,为了达到规劝友人的目的,他极力夸张、描绘了蜀道之艰险可怖,然而对祖国山河的真诚热爱,使他不由自主地对笔下的蜀道倾注了饱满的热情,在描绘蜀道之艰险可怖的同时也写出了它的突兀、峥嵘、强悍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显示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其次,本诗体现了作者与王炎的深情厚谊.李白很重友情,他与诗人杜甫、道士吴筠、农民汪伦的友谊向来是文学史上的美谈.他与王炎的交情也很深.王炎入蜀,他一连写了《剑阁赋》、《送友人入蜀》等诗文相送,王炎去世,他又写了《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深表哀悼.在本诗中,他于描绘蜀道之时,每每情不自禁地发出“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侧身西望长咨嗟”一类感叹,对王炎此行深表担忧,并诚恳规劝王炎及早还家,表现出对友人的真切关心和一怀深情.

  如前所述,本诗当作于天宝初.当时,唐朝社会表面上尚算安定繁荣,但骨子里却矛盾重重,不无危险.一方面,是“法令弛坏”,土地兼并严重,一方面,藩镇拥兵自重,朝廷难以控制.因此,李白此诗第三部分的有些诗句,尽管仍侧重于描写蜀道地势险要,但也于有意无意之间流露出他对国事危殆的忧虑,流露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心.

  无论从哪个艺术角度衡量,《蜀道难》都堪称是李白的代表作.它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个性.

  首先是感情强烈.开篇伊始,作者就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奔腾直泻,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而后,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潮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