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名词解释(2)

时间:2021-08-31

  8、《毛诗传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毛诗传笺》,及集古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诗的《诗故训传》作注。

  9、《毛诗正义》: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继承汉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集前代汉学之大成,将《诗经》经学统一于汉学,主持撰定《毛诗正义》70卷,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代表了当时《诗经》经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当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

  10、六诗说: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即:风、赋、比、兴、雅、颂。

  11、六义说:六义说源自《毛诗序》,即风、赋、比、兴、雅、颂。《毛诗序》承《周礼》“六诗”说,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叫做“六义”。

  12、四始说:四始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即:《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13、二南:指的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其是两个地域的土乐,因何得名,说法不一。

  14、四诗说(二南独立说):北宋苏辙于其《诗集传》中首倡“二南独立说”,认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把《周南》、《召南》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15、风、雅、颂:关于《诗经》的分类,今人多从唐孔颖达之说,即风、雅、颂。三者的划分标准古今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按音乐分类:风,民俗歌谣之诗;雅,天子之乐;颂,宗庙之乐歌。

  16、周民族史诗:“周民族史诗”是“五四”以后的《诗经》研究者受西方诗歌理论的影响对《诗经》内容进行的新的分类。周民族五大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