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怨刺诗”的现实主义精神(2)

时间:2021-08-31

  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怨刺诗”的内容特点。先来看《二雅》中的怨刺诗作。贵族“怨刺诗”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周初年。这个时期执政者昏庸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矛盾尖锐复杂。一些有识之士出于阶级的本能,勇于直接向统治者指点国政的弊端。同时,也是在先秦时代,受原始民主风气的影响,开明的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提倡奖励进谏并自觉纳谏,这种传统也为他们提供了思想的依据。于是,他们饱含激情,写出了一些愤世忧时、讽谕规谏的诗篇。《小雅》中的《节南山》、《十月之交》、《雨无正》、《巧言》、《巷伯》等,《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抑》、《桑柔》、《召旻》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政者昏庸腐朽、荒政误国的恶法恶行。

  《雨无正》是侍官所作,讽刺幽王昏愦,倒行逆施,群臣皆不尽职,但求保身。如第二、第四章写正值天灾人祸之际,三司、诸侯并不尽力国事,群臣百官亦皆畏罪不肯进谏,而自己勤于国事,却受到谗毁。因此,诗人十分愤慨,深切悲叹,只有通过言诗来抒发自己悲郁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那个时代给有志之士带来的创伤及当朝者的昏庸。

  《小雅》里的一些士大夫的“怨刺”之作,揭露是深刻的,抨击是强烈的,表现了下层官吏对“劳逸不均”的不满,对“讹言”的无比痛恨,甚至激情地抒发了他们“感时伤怀,忧心哀民”的情感。如在《小雅·巷伯》中,诗人再也不用任何含蓄,而是一泻无余地迸发出胸中的激愤:“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应该说,诗人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鞭挞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