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朱湘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时间:2021-08-31

解析朱湘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朱湘的长篇叙事诗《王娇》是新诗坛的杰作,抒写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王娇碰上负心汉周少爷,酿成一场爱情悲剧,直至走上自杀之路。

  艺术家的心灵与他的艺术是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从诗人倾情于少女自杀的悲剧,与他后来歌吟死亡的绝唱《葬我》有着诗人创作心理上的某种深切幽微的联系。在这两诗的产生之间,诗人已经历由“生的喜悦”到“生的苦恼”到“生的解脱”的人生历程,他对诗神的追恋一直是与对人生、生命、死亡等主题的探索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在追恋诗神时,他也在作超越死神的'努力;而当他一旦超越了死亡的威胁与纠缠时,他的诗歌艺术也就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在诗人后期的诗作里,较多地写到了鬼灵、坟墓、乌鸦、死城等这类与死亡直接相关的意象。当然,这可以说是现实的映象,这个映象是一座人间地狱,那么,有没有一个比这更美好的所在?于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上下求索。70余首“十四行”诗里,表达了诗人不堪俗世混浊、渴望美好境遇的情怀。这些诗和他后期的一些小诗,集中表达了一个主题,即对“死亡”的探索与歌吟。这里面,深刻地刻划着一条由饱尝痛苦到摆脱痛苦,到痛快地走向死亡的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1930年,诗人留美归来,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屡受打击和摧残,终于在1933年12月15日投江自杀。在现代诗人中抒写“死亡”这一主题的诗不少,但把“死亡”写得那样透彻超逸而优美,并以生命相殉,将生命与诗艺契合得那么完美,在现代诗人里并无几人能与朱湘相比。他处在力图咬破苦闷之网而探求自然与生命和谐的精神境地,他的投江,是诗人的必然归宿。在浊世中,诗人不甘随波逐流,不甘麻醉沉沦,不甘变节偷生,因此,诗人选择自杀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是极富悲剧精神和审美意义的选择。在中国历史上的诗人里,屈原是自杀的第一人,他那“宁赴清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日,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精神闪烁千古。象屈原这样的富于悲剧精神的诗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极少见的。中国历代诗人死于战场死于谏者多,但自杀者确实是微乎其微。中国文化是一种可以使人左右逢源的文化,“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天下有贤明之君则出来辅佐建功立业,天下无道则隐居起来或吃素念经阿弥陀佛或徜徉山水或纵情酒色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那种形而上地冷峻思考面对死亡者,寥寥无几。王国维的自杀,可以说是屈原精神的延续。而朱湘的自杀也是极富悲剧精神的。自杀是人的自由和权力,当一个人在生存中连自由也被剥夺的时候,自杀便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手段。

  朱湘悟性极高,他在诗中说:“洋!唯你认识天国之璀璨/风雷水火的变化与循环/地之运周,生命有何归宿/我愿在乌云遮幕起太空/人世间只听到鼾呼时候,伴你无眠,潜行峭壁危崖/听你广长舌的嘲音自语!”这是脱去人世忧患、痛苦与恐惧的精神追求者与大自然的心灵交流与生命的契合。这是诗人对于永恒境界的追求。他已领悟到在悠悠宇宙、时空、生命面前,自己的痛苦忧伤未免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宇宙苍茫,“生生不息之谓易”,生命之流奔涌向前而瞬息不停。生命的价值不在乎寿命的长短,有价值的个体生命的精神之光,将烛照后世,汇成一股精神理性之流。于是,什么时候死亡对诗人来说都变得无所谓,死神在他的眼中如此美丽,引得朱湘深情地咏唱,并且以他的死完成了心中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