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词欣赏

时间:2021-08-31

中秋节的诗词欣赏

  篇一:七绝中秋

  七绝

  一首

  思 念

  中秋皓月白如昼,

  夜深人静无籁声。

  千思百虑难眠夜,

  佳人牵挂热肠中。

  七 绝

  二首

  英 贫

  未经清贫难成人,

  不经打击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困境,

  万马长枪定乾坤。

  作于金岭山庄20XX年秋 张文耀

  赞西楼金岭山庄“四重”

  一、重解民困

  集体家园心连心。 老弱病残牵众心。 扶贫钱款送手心。 西楼人民献爱心。

  二、重整风纪

  土赖、地赖小无赖, 打架、斗殴实在坏。 盗窃使脏钱, 重罚、重打整坏蛋。

  作于金岭山庄20XX年秋 张文耀

  三、重树风尚

  民风朴实很纯正。 勤俭持家受人敬。 大力发扬好风尚。 蒸蒸日上正气旺。

  四、重注环境

  环境关乎一个社区的形像。 环境关乎一个社区的健康。 环境关乎一个社区的文明。 环境关乎一个社区的兴旺。

  作于金岭山庄20XX年秋 张文耀

  格 言

  民安其生,民安其乐。 民富国强,民富国盛。 民为国本,国为民生。 民众一心,黄土变金。

  格 言

  天生一对,快乐加倍。 地就一双,幸福万辈。 天人合一,事事顺心。 成双成对,祖祖辈辈。

  格 言

  天为阳上,地为阴下。 万物阴阳,规律正常。 宇宙万物,平衡阴阳。 阴阳失衡,万物非常。

  作于金岭山庄2010年秋 张文耀

  篇二:中秋诗歌赏析

  中秋诗歌赏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作为中国人颇为重视的一个佳节,远在他乡的游子都会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这一习俗自古已经沿袭了数千年。

  古人除了通过各种仪式庆祝这一节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就是寄托于诗歌。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

  诗人通过望月时思绪的起伏变化,来寄托对于亲人的思念。

  该诗表达抒发情感自然真切,语言流畅。

  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则是一首关于中秋的风格迥然的诗,诗中白居易通过今夕和往年赏月的不同,映照出自己贬官以后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着力突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尤其是在月圆之夜,凄凉孤独悲苦的感觉显得尤为明显。

  辛弃疾的《满江红 中秋寄远》一首中秋怀人词,它并不注重对月夜美景的具体描写,而只借月亮的圆缺和宴会的'气氛来表现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通过月的阴晴圆缺比喻人的悲欢离合,引发哀愁,寄托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至后面笔锋一转,道出离别的日子定会过去,有情人终有团聚之日,体现出辛派豪放词的本色。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把天上和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的事物联系起来,寄托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苏轼在另一首诗《中秋见月和子由》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全诗景情交融,抑扬顿挫,也是中秋咏月诗中的佳作。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前两句写景,第三句才点出月,抒发自己望月思人之情。

  苏轼《中秋月》这首小词 ,正如题目所说写的是月圆团圆的喜悦,描写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描写人间百姓疾苦,表达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李朴的《中秋》着重描写的又是秋月。

  诗中描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诗人进一步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显现出新的境界。

  文天祥的《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是他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我们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的诗词欣赏】相关文章:

1.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欣赏

2.描写中秋节的经典诗词欣赏

3.关于中秋英文诗词欣赏

4.中秋诗词欣赏精选

5.关于中秋的古诗词欣赏

6.与中秋有关的古诗词欣赏

7.中秋赏月诗词欣赏

8.诗词欣赏:中秋见月和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