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半载青春年华似沙漏般流失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和事早已物是人非,渐渐淡去,反倒儿时的情景则越来越清晰,就像运转着记忆的放映机,那些泛黄绵软的电影胶片,就是我童年往事的片段,慢慢地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现。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且提起童年,每个人脸上都会绽放出童真的微笑,人们都会用多姿多彩来回忆自己童年的那份快乐。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的童年,我想苦涩并快乐着应该是对我童年最好的诠释吧,因为,我的童年与现在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年代,那时的物质生活很贫乏,我们买不起玩具,所有玩具都是自己制作而成,小姑娘们玩跳房子(划在地上的方格图)、丢沙包、踢卯(毽子),趴在地上弹“瓷蛋”(弹珠)、“丢凹窝”(泥巴)、打弹弓,这些游戏听起来原始还有些野蛮,但也是简单中透着快乐。
我记得最常玩的游戏是“丢凹窝”,因为这个成品低廉,制作简单,是用身边的土,掺点水合成泥巴,然后,再抓起泥巴放在手心里团成一个圆,在中间抠一个窝(小孔),形状就像一个窝窝头,用手高高举起,嘴里高喊“放炮了,”随即使劲摔在地上,就听“啪”一声,“窝窝头”四分五裂摊在地上,谁摔得声音大谁就赢了。
再就是“摔包”,用稍硬一点的两片纸,对折叠成一个正方形,放在嘴边吹吹气(不知为什么要吹气,大概是给它鼓励吧),然后,对准其他小朋友的“包”,从正面或者从侧面使劲地掀下去,如果能把对方的掀翻,这包就是自己的了,有些会玩的力气大点的,通常是能赢一大摞抱回家。
那时的女孩子从小就会自己动手缝沙包,用碎布和针线缝成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各种形状的包,里面用细沙塞满,我们称它为“卯”,洋一点的说法就是“毽子”,用它来跳方格,两个或者更多一点的人,一起把它当做武器投给对方,常常是玩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当然,玩法花样众多,不一一赘述了。相信同龄者都会记忆犹新,并且也会和我一样,回忆的美好溢于言表。
还有一种既方便,又有观赏性的游戏“斗鸡”,这种游戏中的人各自翘起一条腿,采用金鸡独立式,一只脚盘起来,用手抓住脚脖子,单足跳跃,互相碰撞,碰撞时翘起的一足落地为输,这种游戏看似简单,却能锻炼人的平衡能力,男孩女孩都喜欢,常常是玩得兴犹未尽,乐在其中。
男孩子最喜欢玩“弹弓”了,这可是一个不简单的技术活,弹弓架就像医院的听诊器,大多数人是用一个“Y”形状的树杈,用小刀子修理一下,两边的弓弦是用剪下的自行车废旧内胎,弹兜使用皮子皮革做的,剪成椭圆形,一边一个窟窿用来连接弓弦。弹兜里面包上小石子作为子弹,瞄准好目标开始拉弦,就可以把“节流”(蝉)或者落在树枝上的麻雀打下来,不管天寒地冻还是炎热的夏天,孩子们玩得兴致颇高,对冷热似乎没有感觉,拿着弹弓到处窜来窜去,最后必定会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和小伙伴们凑在一起炫耀呢!
其实,最盛行的要数“打溜”(抽陀螺)和跳绳,这两种游戏一直到现在还用它来健身。只不过那时的“溜”是用木头刻制的一个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镶嵌上一个钢豆起润滑作用,玩时尖头着地,以绳绕“溜”身,然后旋转放开鞭绳,或用手直接旋转,接着就快用鞭绳抽之,如果地平尤其是在冰冻的河面上,它会旋转很长时间。小时候的雨水特别多,水湾河流很多,到了冬天结了厚厚一层冰,河面上到处是溜冰打“溜球”的,热闹极了。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看到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天真烂漫的笑容,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满满的都是回忆,因为这个节日也曾经属于我们,只是庆祝的方式各不相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玩具越来越高档,每家的孩子玩具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但还是听到孩子们在哭哭啼啼,不依不饶地追着家长要玩具,感到永不满足。
玩是孩子的天性,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个小孩都离不开玩,我的童年虽然穷,但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在这些现代孩子看来是垃圾的玩具中玩得津津有味,充满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