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云龙山水间随笔散文(2)

时间:2021-08-31

  云龙山不知为什么又称“小金山”,山脚下有曲桥通湖中小亭,亭外有十数艘游艇等待稀少的游客。水泛微波,风舞柳枝,给人以寂寥之感。山腰有苏公塔,乃五层八角金琉璃宝塔,为纪念苏东坡任徐州知州而建。拾级而上,见塔上有匾,匾题“苏公塔”三字,为著名书家尉天池所书。门柱有联,曰“堤上拂琴风送鹤声应翠柳,亭前骋目日移塔影并黄楼”,此联将琴风鹤声塔影黄楼揉合在一起,有声有色,动感十足,甚雅,乃苏辙后人苏辛洁所题。登塔看云龙山,昂首向东北,曳尾于西南,蜿蜒起伏,状似神龙。

  循小径攀援向上,山腰有放鹤亭,乃宋时隐士张山人所建,后人多次重建。传此人擅诗书,喜弹琴,驯有两鹤,好友苏轼为其著流传千古的《放鹤亭记》,用如椽之笔描绘了动人的放鹤图卷,使云龙山闻名于世。便想起那篇散记中的佳句来:“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望西山之缺而放焉。”听说山南还有招鹤亭、饮鹤泉、张山人旧居等。立于半山腰,远眺湖对面,现代特色建筑尽收眼底。此处远望,令你胸旷意远,神清气定。此时思古,又令你文心沉静,幽情满怀。此一今一古、亦庄亦谐之美景,此乐而不颠、庄而不严之心境,岂是它处能得之?

  放鹤亭后是兴化寺,依山而建,远望风格别致,寺内钟声有一搭没一搭地响了两声。想国内寺庙内景大抵相似,便未进。山的深处还有其它景点,因时间并不十分充裕未去。在金钟的袅袅余音中低头往回走,心中便生出几许禅意。呵呵,钟在寺内,声传寺外,人在寺外,意在寺内,便无所谓进不进寺;景在山中,名传山外,人在山中,情在景外,去与不去,也许不那么重要了。唯寂寥之远钟,朦胧之远景,告诉你,回到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