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仙花终于开放了散文(2)

时间:2021-08-31

  那还是前几年妻子到北京看望弟弟时,在北京带回来的种子,经过她的悉心培育,居然就在南京扎下了根,草花虽泼辣,却少不了用心伺养。家里有本养花的书,我查阅了下,本是属南方广东产地,叫金旱莲,被人带到了北京,妻子又从北京带回到南京。这花经过了这样的跋涉,居然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也能适应环境,在南京很是争气地生长着,骄傲地绽放着。

  几乎从十月份就不断的开花,一直能开到次年的五月份,就像是穷人家的孩子,苦惯了。便是不畏严寒,给它点阳光就灿烂,浇点淘米水什么的,就快快乐乐的活着,日照多的时候就特别火红,日照差些就变成金黄色。妻子说,还是火红色多好,我说,那不就是日照少了些吗,万物生长靠太阳啊。旱莲花也知道太阳的温暖。没有太阳的日子,当然也不开心。

  后来,我买菜的时候在菜场打听到有做麻油的作坊,就去讨点榨完油以后的豆饼,或是给个几元钱,妻子像喂宝贝似的给它加点追肥,花就那么听话的绽放了笑脸,那几天,妻子也整天是笑脸满盈。

  因为少见,邻居都十分羡慕,妻子就细心的收下种子,分给大家和我妹妹,结果,有的种死了,有的种得不死不活,开不了花,收不了籽,干脆、妻子就把育好的花秧移植给他们。

  移植的花就像是搬了一次家,经不起折腾,也似伤了元气,不久都蔫了,其实可能还是恋这个家呀。妻子还从邮局寄给远方的老同学,视频时成了互相关心的谈资,还把它从阳台搬到电脑视频镜头前显摆。比较着你比我长的茁壮、我比你花开得繁茂,那宠爱有加的口气,活脱脱像说一个孩子。

  不久前,看到一位网络写手圈里的大咖讲课,她本来有着不错的工作,一年前因为母亲生病需要照顾,只好辞职回家,在精心照料病人之余,她也在苦苦寻找自己的出路。一次偶然,她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征稿启事,她对征文的主题恰巧很有感触,当天就写了一篇文章投过去。一个月之后,她竟然接到获奖通知,领取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奖金,迷茫中的她立刻抓住了这一丝曙光,开始重拾当年对文字的爱好。她买来20多种报刊反复研究,按照它们不同的风格投稿,因为有针对性,命中率很高,加上她本来文笔就好,第一个月就发表了20多篇,第二个月40多篇……在成功征服纸媒的同时,她也开办了自己的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有多篇爆文被转载得铺天盖地。一年下来,她不但成功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出版了一本书。有不少人听说她的故事之后,把写作赚钱当成了一件无比容易的事情,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年她一边照料病人一边写作,为了争取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往往不足5个小时,她的头发脱落了很多,体重都下降了10斤。这能算得上容易吗?我想起了哪句话:即使生长在山崖上的花朵,也有绽放的渴望,罗大佑就是这么说的:野百合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