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怀念端午节(2)

时间:2021-08-31

  散文怀念端午节:端午节的思念

  又是一年端午节了,算算我也已经在外面工作已有20多年了,20多年没有吃过家乡的粽子了。

  眼下,尽管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但一些商场、生产厂家,早已打出了端午节的招牌和粽子价格大战,走在大街小巷,早已被端午节的氛围弥漫,卖粽子的小摊贩们也是随处可见了,各种馅子更是让消费者驻足问价。于是兴冲冲地跑到一个摊前,买下几个,然后乐陶陶的一路吃着,满足而去。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对粽子也是情有独钟的人,每一个端午节,都能勾起我对粽子的无限怀念,每次看到有卖粽子的,也总会买上一两个,吃着吃着,禁不住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来。

  记忆中,最好吃的粽子莫过于奶奶包的粽子,那时我也就6-7岁的年龄,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从小我们兄弟十几个都形影不离的跟随在奶奶身边,母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我们基本上都是奶奶带大的。奶奶是个勤劳的乡里人,心灵手巧,会变着花样给我们做许多形状不同,风味各异的小吃,即使再普通的食物,一经奶奶的手,就好像施了魔法般,会变得好看又好吃。在奶奶做的所有美味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要数那一颗颗美丽诱人的粽子了。每年端午节还没到来之前的十多天,奶奶就早早的着手准备了,包粽子是要粽叶的,于是每年端午前,奶奶总是会带领我们到西山上大峪沟、孙彦沟去剪粽叶,粽叶剪好后,奶奶会把它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时间,说是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会更加的香甜可口呢。另外,捆粽子用的线绳,包粽子用的原料糯米和红枣也是要浸泡的。

  一切都准备好后,我们就搬个小板凳坐下来,静静地看奶奶包粽子。只见奶奶熟练地捡几片粽叶铺在手掌上,又抓一把糯米放在上面,再在白白的糯米里塞上一两颗红枣,把粽叶旋转540度,使之成为一个圆锥形,然后将水泡好的糯米倒进去,用筷子层层捣实,再用半片粽叶作盖压紧,折成四方形,用粽绳捆紧,粽子就成了。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上40多分钟,粽香就会飘满整个院子。看见奶奶包得那么快那么好,我们也想试试,可我们的手实在太小了,不管怎么包还是会有个地方露出白白的糯米来。当然,等待粽子出锅是个漫长的等待过程,我们总是等不及,一遍一遍地跑到灶屋里去看,看见锅里冒出热气了,又一遍一遍地问奶奶:"奶奶,还不行了?奶奶,行了吧?"粽子终于快煮好了,那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红枣的甜香随着一股股白白的热气飘满了整个灶屋,引得我们的口水也流了出来。等粽子蒸熟出锅冷却一会,剥开粘稠的粽子叶咬下香糯的一大口,嘴唇周围粘上米粒,黏黏的枣泥似糖似蜜,把枣核像含糖一样含在嘴里舍不得吐出。

  现在想来,那时的日子尽管简单但很是快乐无比。后来,奶奶还没把她的绝技完全传授给我们就“突然”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那香甜可口的粽子了。如今,超市里,酒店的餐桌上,粽子已经成为一种常食,近年来更有一些地方别出心裁搞出什么百斤甚至千斤重的大粽子。尽管粽子的馅子花样翻新,配料繁多,但都吃不出奶奶做的粽子的味道来。

  又是一年端午来,相思梦中寄情怀。每每看到粽子时,我总会不自觉的想起奶奶来,想起奶奶为我们包粽子的件件往事不能释怀。

  总觉的人生在世有无数个明天,昨天的种种遗憾,到时候会一一补偿,可是有些事错过就是一辈子,有些人离开了就再也会回不来。

  儿时的粽子香味已飘远,残留的点滴,模糊了我的记忆,闭上眼,儿时的一切,回忆在裂痕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