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舞步的散文(2)

时间:2021-08-31

  几年后,路修好了,骑车方便多了,车子也因此很少到车行了,它还同往常一样,看不出喜怒哀乐。再后来,电动车出现了,很多人更换了交通工具,可是我没有,或许是骑车上班是种锻炼吧,我依旧和我的自行车行进在幸福的路上。

  就这样,自行车一直伴随着我,从乡村到县城,不弃不离,直到现在,我依然骑着现在街道上很少见的“二八”自行车,又成了人们目光聚集的对象,但我和车一样木然。后来有同事告诉我,我骑车俨然成为一道独特的怀旧风景。但我知道,风景的主人是它——自行车,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攀比,我行我素,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以及我永久如新的记忆。

  陌上花开寂寞文字缠绵

  陌上花开,皆与寂寞有染,与文字缠绵 。——题记

  有那么一幅画面薰衣草田紫色浸染,白色裙边被风舞翩跹。执一支素笔用那喜爱的文字写满薰衣草香甜的诗篇。等待又一个晴天。时光荏苒,我们已不再少年。陌上花开,此刻被寂寞浸染。

  回首,曾经的滴滴点点。流云沾惹上了尘埃,从此便彼此牵绊,只是这牵绊与寂寞有染。

  是什么时候学会了寂寞?努力地回想,却找不着答案!或许从我执笔的那一刻起,便已与寂寞有染。在无数的诗词中,在无数的语句里,在无数的文字间我早已与寂寞有染。总是在阑静的夜里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莫名地感到孤单,总是会因某个感伤的曲调或词句而触动心弦,这亦与寂寞有染。

  年少的心,总需要寂寞的点缀,才不会一味的失去。寂寞是青春该有的颜色!这样,我们才可以凭着心底的感觉任意地挥洒笔墨。看着笔下如流水般的文字宣泄出自身的情感,此刻便是寂寞中的晴天。长河滚滚,文字便是我一生的眷恋。它与寂寞有染是我最深的羁绊。

  寂寞与我就像知己一样。我用文字来描绘它。我微笑我欢喜的时候,陪我回忆。我悲伤我流泪的时候,给我慰藉。所以我的故事与寂寞有染和爱相关,用文字来描述。我的故事还在继续!一世繁华,皆如云烟。在寂寞中慢慢老去!当我睁开的是一双布满沧桑的双眼的时候,是否还能看见曾经陪伴我的那些熟悉的笑脸?当我还有一丝听觉的时候,是否还能听见风中的那些窃窃私语?当我伸出疲惫的双手的时候,是否还能执起爱笔再一次与寂寞有染,与文字缠绵?

  我的世界与寂寞有染。陌上花开,皆与寂寞有染。我喜欢寂莫。喜欢与文字缠绵。

  又逢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0一五年的正月十五,如期来临。西域大地回春,天气会越来越暖和,万物即将萌发,一片生机盎然,令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喜悦和期盼。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吃汤圆或元宵,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圆圆满满,亲人平平安安。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相传,汉文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公元前一五七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朝,张祜在《正月十五夜灯》中写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唐朝,李商隐在《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中写有:“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宋朝,姜白石在《咏元宵》中写有:“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宋朝,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朝,元好问在《京都元夕》中写有:“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朝,失名在《元宵》中写有:“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明朝,李梦阳在《汴京元夕》中写有:“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朝,唐寅在《元宵》中写有:“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朝,施闰章在《元夕诗》中写有:“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清朝,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写有:“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这一首首描写正月十五,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诗句。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诗人词人,为了正月十五而发出内心感慨,成就了数不胜数的华丽篇章。

  笔者的家乡,在新疆兵团第七师天北新区,每逢元宵佳节,千家万户都要吃元宵,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元宵从种类上,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