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詩两首淺析散文

时间:2021-08-31

  一、对新生活的赞美

  村姑

  文/谢勇

  村姑

  把红艳艳的果子摘下

  然后自己立于枝头

  用微笑点燃冬天

  ——原载《XX诗刊》19XX年第8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旧的模式,旧的思想,旧的目光都被打破和转变。农村妇女从此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和男子享有同等的地位和自身的价值。

  “村姑/把红艳艳的果子摘下”,诗虽仅短短两行,但要说的话却很多。精炼的语言和高度的蕴义丰富是诗的重要特征。“村姑”指向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形象,这是新时代新农村的形象。在党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农村在“村姑”们辛勤的汗水浇灌下,创造出了“红艳艳”的成功之果。“把红艳艳的果子摘下”这成功之果不但被创造出了,而且将它“摘下”,即拥有着,饱尝着,尝到了甜头。也就是说,党的富民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特别是使农村妇女形象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然后自己立于枝头/用微笑点燃冬天”,这里既是富裕了的农民的切身感受,也是对党的政策的反映,当然也是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

  “用微笑点燃冬天”,是这首小诗的诗眼,其中的“微笑”一词,贴切、精炼,是诗句的句眼。高度具体地概括了新一代农民的丰富生活。“笑”出自内心的感受,没有那甜美的生活,哪里有自己“立于枝头”那欢乐的笑,那幸福的笑。

  读完这首小诗,使我们看到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子”的农民的生活,看到了我国农村到处充满笑声的动人景象。感受到了那用微笑“点燃冬天”的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二、诗的高度浓缩特性

  桨

  文/丁占勇

  一双母亲的手

  抚着海:

  “学着水手的样子

  走吧!”

  ——原载《XX诗刊》总第201期

  当我读完诗人丁占勇的这首小诗之后,马上使我联想到前面所读过的谢勇的《村姑》。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的高度浓缩特性。

  在新诗中,像这样的超短诗是很多的,并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说明这一类型的诗已受到了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喜爱。像诗人麦芒的《雾》“你能永远遮住一切吗”。顾城的名诗《无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这样的超短诗同样可与那些长诗相比。无论从它的结构技巧,深含的内容,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等诸方面都能让读者有所启迪和窥见诗的审美意义。

  至于丁占勇的《桨》诗,虽仅四行,十八字。用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后,正是体现了诗的高度浓缩特性,这是其它文学样式无法相比的。

  《桨》诗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一双母亲的手/抚着海:”“桨”与“母亲”的手联在一起,“桨”的意象就更丰富了。“母亲”本身的蕴义就丰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母亲的手抚着海”总的意象把握可以是在风浪中坚定信念。因为“母亲”就是力量的源泉,安全、舒适的保证,给人的心灵有种豁达的情怀,在这种情绪下的人是不会畏惧任何困难的。

  诗的最后两行是以母亲的话语形式表达的:“学着水手的样子/走吧!”仅这一句,蕴义丰富。正如一位名人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坚定信念方面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样地诗句“学着水手的样子/走吧”的真正含义正如台湾歌星郑智化在《水手》这首歌曲中所唱的:“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所表达的主题一样。使人在情绪和精神上有所振奋。

  因此,就全诗来看,我认为它有以下可供学习的地方:

  1、结构完整,给人以整体的形象。

  “桨”在水中划动就像母亲用手抚着海,这是表象。而划水这一动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以水手的样子“走吧!”这是本质。因此,结构就是由表象到本质的过程。

  2、意象的凝结。

  “桨”包含“母亲的手”和“水手”所蕴含的深意。

  3、高度浓缩性。

  这是本诗最重要的特色,可以看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结合。

【短詩两首淺析散文】相关文章:

1.短歌行两首赏析

2.曹操《短歌行》诗两首赏析

3.短歌行两首 曹操

4.语文古诗两首简析

5.诗经两首赏析

6.关于读《古诗两首》分析

7.《望岳》两首原文及赏析

8.《古诗两首》的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