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年头散文(2)

时间:2021-08-31

  可是这挂历生意没搞出什么名堂,邓松林就回到老家开了一家洗衣粉厂家。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是邓松林善于经商的天赋已经展露无遗,他很快就打通了附近县市乡镇的销售渠道,在短时间内就基本垄断了当地的低价洗衣粉市场。

  可是随着国外洗衣粉厂家的大肆进入和洗衣粉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这小打小闹、质量没保障的私人小厂很快就没有了市场。

  邓松林立刻又转战成都,在成都租了一间办公室开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串串公司”搞擦皮鞋的机器,很快他的擦皮鞋的机器就进了成都市各大银行超市、宾馆酒店,后来市场开发得差不多了,他又去搞皮革厂的皮革沙发翻新——总之一句话,打一枪换一炮的到处找项目生意。

  正如邓松林经常教育我的一句话:做生意一定要灵活,什么赚钱就搞什么。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我的至理名言。

  谁知在1999年的一天,在全成都市瞎跑业务的我在梁家巷的这破写字楼中碰到了昔日的偶像。当时我惊异极了,邓松林也感到非常意外。他意外的不是会遇见我,而是多年以后的我还是这么碌碌无为,对于邓松林的批评教育我还是能真心接受,第一他比我大好几岁,所以他取得比我好得多的成绩,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当然在他的批评教育之后,他就会表现出当老大的风范——请我大吃了一顿!

  在他的鼓励和怂恿之下,我听了他的建议东拼西凑开了一家只有两个人、两个办公桌、一部电话、一部电脑的“公司”,显然营业执照这个问题还没有考虑!

  为了打消我的后顾之忧,邓松林经常在我面前夸口:小徐,放心我会帮你的!我也一个劲的感谢,多谢邓哥帮忙,今后小弟发达了一定好好感谢邓哥的帮忙。这时邓松林就会淡淡笑一笑,说道:“说这些!咱们是兄弟!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