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课文原文

时间:2021-08-31

  导语:《别了 不列颠尼亚》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课文原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一课文原文

  高一课文原文《别了 不列颠尼亚》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是新闻特写(也有看作是通讯的),它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别了,“不列颠尼亚”》要文学的语言来表述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谴责,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表现民族自豪感。这篇文章形象而庄重的语言,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如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看似平实的语言,却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在教学中操作好这一点,将能体现文章的最大值。

  本节课的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三点一线,即有文体特征引出语言的品味,进而归结到思想感情的培养。教学重点是学会揣摩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的文学效应,由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语言的揣摩贯穿始终——一切课堂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也就是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也是语文组的实验课题即“语言本体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

  2.品味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回顾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了解新闻和新闻特写的区别。

  2. 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  品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细节之处。

  2.学习本文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精段品读

  【导入新课】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回归变成了现实,离开祖国怀抱150多年的香港终于……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吧。(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1、 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当时情景,令我们心潮澎湃,如果我们是记者,目睹了这一历史场景,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

  2、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 (3)新闻的结构

  (定义:新闻是关于最近所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报道或评述。它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狭义的新闻只包括消息。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

  新闻的知识。

  二、关于新闻特写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形象性、文学性、感染力比新闻强,常带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篇幅较长,描写细腻。

  就新闻的写作来讲,同一个事件,可有不同的报道角度;同一个意思,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本篇特写与一般的消息有所不同,它不是以纯粹的叙述来报道某一事件,而是用文学的笔法来些新闻。而其文学的效果主要借助语言的魅力得以实现。那么本篇特写用文学的语言来表述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意在如何呢?

  4、大家交流新闻稿

  明确: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重大事件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十分关注的,也为此而万分激动和自豪的,那么作者一定会以此为写作的切入点和写作目标,通过告别仪式的现场描述和156年的沧桑回顾,体现出回归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从而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是万“写”不离其宗,施展语言技巧,以动人心。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为下文使用“发现法”做好铺垫。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结构、标题等角度)

  (2)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联系我们生活的时代特点)

  分组讨论问题。

  四、成果展示、视野融合

  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1)共识:标题巧,语言妙,角度新。

  (2)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五、揣摩并鉴赏语言

  揣摩和鉴赏语言往往要落实到具体的词句上去,教会学生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让学生因此明白,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等道理——在语境中把握关键词、关键句,注意关键词句之间的关联和其辐射作用。

  在所有的语言训练项目中,需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或反复体现一个指导思想,即揣摩什么语言;揣摩语言的什么;怎样揣摩语言。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敲语言的意味。具体说,就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辨析、品味和理解,以准确理解文句的含义,并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语言文字训练主要是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掌握遣词造句,课篇布局,“有所为而作”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对理解文章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本文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平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