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时间:2021-08-31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鲁迅所写的文章,相信你也有很深的印象的吧,我们来看看下文。

解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解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一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解析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①称呼为何发生变化?能看出当时的作者怎样的特点?)

  【段析】简介阿长“是我的保姆”的身份,以及祖母、“我”对阿长的不同称呼和“我”对她有喜欢有憎恶的感情。

  【品味】画线句点明长妈妈的职业及身份,表明她地位低下。

  “我”对她的称呼的不同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了“我”先前的年幼无知。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②介绍阿长名字的由来是否多余?为什么?)

  【段析】写“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这是先前一个女工的名称,说明阿长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可见她身份之低下。

  【品味】“黄胖而矮”精练地描写出了长妈妈的体态特征。

  叙述称呼由来的前因后果,语言简练而条理分明。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足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③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阿长?从中能看出作者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段析】写阿长“切切察察”的样子,一写说话的声音,二写说话的动作,绘声绘色,还写他的不良睡相,这都表明她没有文化,粗俗,多事。她对“我”的管教很严,不适合儿童心理,所以“我”讨厌她。

  【品味】“不大佩服”表明“我”对阿长的态度。

  “切切察察”“低声”写出了阿长有背地里说人长短的习惯。

  “还竖起……鼻尖”是动作描写,作者抓住最富特征的两个动作来写.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一到夏天……也不闻”既是对阿长睡姿的描写,又是写“我”对阿长的态度,可谓笔墨简省,一箭双雕。对阿长睡姿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动词“伸”“摆…挤”和特写“大”来完成的。写“我”对阿长的厌烦是通过动态的句子来表现的。

  解读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二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

  文章着重写了我幼年时与长妈妈的一段经历。长妈妈是一位保姆,而我对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见我对她的感情至深。文章也进一步介绍了她的名字、体形等。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位经历苍桑的人,这里不仅写她迷信,有麻烦的礼节,而且突出了她的伟大,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她却成功了。很好地概述了一个人物形象。而我对长妈妈的感情也是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主体把握及最后对她的缅怀、祝福,都能说明感情很深。语言上或叙或议,前后呼应,如三次写“大字形”睡式及谋害隐鼠的怨恨,朴实中带有点韵味,让读者细细体会其中。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作者此篇文章包含的爱心与同情,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纯朴的年代,去关怀身边的一个人。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