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守住宁静
①有人出了个题目给两位画家,要求以《宁静)为题各作一幅画。一人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人则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有一根小枝,枝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那只小鸟正在窝里睡觉。后一位画家是真正了解于静的真谛的,这只在瀑布声中也能安然入睡的小鸟,不为环境所动,保持了于静。
②宁静是一种境界。宁静是无法伪装的,因为它不仅权是一种表情;宁静也是无法“执行”的,不能仗“立正”“稍息”一样听到口令即可摆布出来,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姿势。宁静是内心的妄中和外表的平静的有机契合。于静地生活是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忘却了忧乐,不是没有忧乐,忧乐了然于心,却又不为忧乐所动摇改变.就像一丛脱落?绿叶红果的灌木,它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失去,在和煦的晚风中平静祥和地伫立着。
②宁静是一种悟性。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人世间真玄机,惟静者能看得透。能够宁静生活的人,他悟出了大自然的魁力在于宁静,而人类作为大自然的宠儿,又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生命追求如大自然船的平静祥和呢?宁静其实是人生中一道明亮的风景线。因为拥有了宁静,忧伤得以远去,怒火得以熄灭,伤痕得以修复,痛苦得以消失。
④宁静是一种执著。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对我们产生诱惑,但我们往往终其一生也只能做完其中的一些事情,而且有可能做完的这些事情并非是自己最满意的。惟其如此,我们必须让心灵保持宁静,把注意力集成一束,专心致志地干好当前最值得千的事情。宁静致远。无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要顶住干扰,耐住诱惑;不论风干风紧、潮涨潮落,都要排除私欲,远离烦忧,永远保持一份心的执著。
⑤甘于宁静不是无聊,更不是无为。
⑥【甘于宁静往往是个性张扬的一种前奏】。
⑦守住宁静的人,其心境和外境会一直处于良知的烛光照耀之中,并对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守住于静的人,他坚信,无论是大树小草、高山低谷,生命同样辉煌,阳光同样灿烂。
⑧世事纷纭,红尘滚滚。
⑨守住了于静,就是为自己的心灵世界留下了一方净土。在这片宁静的土池上薪耘、播种,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有所突破。(作者王庆元。有删改)
【问题】
15、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说“后一位画家是真正了解于静的真谛的”(4分)
答:
16、请你从境界、悟性、执著三方面指出“宁静”的内涵。(6分)
答:
17.如何理解“甘于宁静往往是个性张扬的一种前奏”这句话?(4分)
答:
18.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从两幅画谈起,让读者对“宁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B.第②段结尾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道出了“宁静”的平静祥和。
C甲第③段结尾的排比句告诉我们拥有宁静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大
D②一④段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作者对“宁静”的理解。
【参考答案】
15.因为后一位画家的作品体现的是内心的宁静(4分)
16、(1)宁静是一种境界,是内心的安宁与外表平静的有机契合。(2)宁静是一种悟性,
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正确感悟.(3)宁静是一种执著,它能抵制各种诱惑,专心致志干好当前最值得干的事情(共6分。每点2分)
I7.甘于宁静的人能在宁静中保待清醒,坚守信念,默默努力,为实现自身的独特价值而作好准备。(4分)
18、C(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