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3)

时间:2021-08-31

  这次我要学生读的目的,主要是看他们对词的熟悉程度,是否把每个字音读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的朗读声在教室里回荡。

  学生朗读完了以后,我评价道:“嗯,总体上说,同学们读得还不错,比较有气势,没有出现读错字的情况。但显得平淡了一些,而且稍微有些快。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但读起来朗读,看他们是怎样处理的。谁愿意第一个起来朗读呀?”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点点头:“好,请钟雪飞同学们朗读!”

  “独立寒秋……”钟雪飞读得很轻柔,有点如诉如泣的味道,声音也不大,但他很认真也很投入。因此,同学们给了他以掌声。我却没有鼓掌。

  我说:“同学们都鼓掌,我没有鼓掌。为什么呢?这样,我们在请一个同学起来读,比较一下吧!”唐强同学马上把手举了起来。

  “好,请唐强读,大家认真听听,比较一下,看唐强是否读得比钟雪飞强!”我说。

  在我看来,唐强读得显得比钟雪飞强,他抑扬顿挫处理得好一些,速度适中。同学们也给了他以掌声。

  我正要评论,这时候,张长春举手要求读,我点点头,示意他读。他站了起来:“独――立――寒――秋――”他读得非常投入,而且很有气势,只是在读“百舸争流”的时候,突然把声音降低了,耳语一般:“百舸争流”。但后面边一气呵成,直到“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同学们的掌声又响起了……

  我请钟雪飞对两位同学的朗读进行评论。钟雪飞站了起来:“我觉得张长春读得像念经一样……”同学们听了立刻笑了起来。

  我问张长春:“你同意钟雪飞的评价吗?你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