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无锡秦观墓园 苏门四学士之一(2)

时间:2021-08-31

  石坊朝南一侧还有一副柱联,刻的是“记得踵三隐;岩柯相与邻”。这里的“踵”是追随的意思。“三隐”是指南朝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皆不应朝廷征命,隐入庐山,号“浔阳三隐”。唐代诗人宋之问《游称心寺》诗云:“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另外,陶渊明诗有“托体同山柯”之句。这副柱联是说秦观生前士途坎坷,常有归隐山林之心。死后安葬在惠山之麓,与岩柯为邻,算是最佳归宿。

寻访无锡秦观墓园 苏门四学士之一

  牌坊  

石坊旁边立有一块介绍秦观墓的石碑,看了上面刻的文字,才知秦观去世后灵柩先是停放在其故乡苏北高邮。南宋绍兴初年,其子秦湛任常州府通判(宋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官为从八品,辅佐四品知府,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府发布的命令须经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时将其灵柩从高邮移来无锡惠山,与妻子徐氏合葬惠山南坡。

  对于这段历史是颇费猜测的。秦观一生士途不顺,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六年间几次被贬谪。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哲宗亲政,政局瞬变,苏轼等“旧党”被贬出京。秦观先被贬为杭州通判,因御史刘拯告他重修《神宗实录》时随意增损,诋毁先帝。因而在前往杭州途中又被贬至处州(今浙江丽水市)任监酒税。到了处州,秦观学佛以遣愁闷,常与僧人谈佛聊禅,并为僧人抄写经文。此举又遭小人诬陷,状告秦观私撰佛书。

  《宋史·文苑传》载:“使者承风望指,伺候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在湖南)”。削秩是将所有的官职及封号除掉,是宋朝对士大夫最严重的惩罚。秦观方至郴州又移至横州(今广西横县)编管,元符元年(1098年)又移迁雷州(广西雷州半岛)编管。眼看离京城越来越远,归乡无期,秦观自赋挽词,道尽心中凄苦。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临朝。政局逆变,迁臣多被召回。秦观被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当年五月行至藤州(今广西藤县),出游光华亭,索水欲饮,水至,笑视而卒。

寻访无锡秦观墓园 苏门四学士之一

  秦龙图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