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学方案(4)

时间:2021-08-31

  (一)、“自学、互动、检测”三段式的操作呆板而不灵活。

  整个课堂囿于三段式的固有模式,虽有“自学、互动、检测”诸环节,但整个课堂缺乏小学生课堂应有的灵性。在课堂的运行上,虽有检测环节的前置,但从整堂课的发展来看,显得生硬艰涩,亮点不多。学生主要接受到的也只是书本上所给予的信息,并没能就其年龄阶段所探究的兴趣点。究其根本,就是我对三段式的具体运用的不熟练,不能得心应手。在具体各学习环节的处理上明显的不当,自学与组内互动环节耗时过多,使学生停留在浅显的表面知识的反复中。在这样的停滞不前的教学中,无谓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进一步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致使对古诗横向、纵向的知识迁移与拓展变成了一句空话。

  (二)、国学课堂教学知识面窄,缺乏一种大国学的概念。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我们所选的篇目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对于在学中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