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2)

时间:2021-08-31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3

  《平凡的世界》一本看似平凡的书籍,但是就是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庸”的眼光看世界;是她,使我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凡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许你现在云里雾里,不过此书确实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记得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显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其实我算是一个注意细节的男生,虽然有时候说话大大咧咧,但是我特别会观察别人的细微表情变化,并尽力采取措施处理它。没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我是这样来看这段话的。任何性格都是双面性的,永远不要轻视任何一种性格,万万不可鄙夷我们的出身,他带给我们的财富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显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记得有那么一件事,文中贫穷的主人公读初中时喜欢一女生,但女生喜欢校长的儿子,主人公的哥们很伤心,替他揍了那个校长的儿子,当时所有人都会觉得他会告诉校长,并把主人公他们开除,联系下当时中国70年代的社会背景,当然还包过这件事中的错综复杂。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作风嚣张的公子哥并未把这件事告诉学校,主人公也躲过一劫。这就是魄力,因为当时我也没想到,也许你会觉得可能公子哥怕被打,不是这样,这就是那位公子哥的思维方式,作风高调但内心细致紧密,而且能忍,这就是大将风范。在我经历的生活领域中有那么一个人,平时生活特别节俭,他一个同学过生日,送礼物的话估计也会就表表心意,大家都觉得他估计也就不送礼物(因为以往都是这样,过生日的人做东,其他人负责吃饭就行),或者在路边随便买点东西当做礼物,毕竟礼轻情意重嘛;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花了很大心思去准备那份礼物,也花了很大一笔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生活费的四分之一),谁也没有想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此,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相信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我的感悟,毕竟大家也不懂他们之间的种种,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想做他同学永远的好朋友,仅此而已,仅是朋友,没有任何“邪恶”的目的。自那以后,他们的关系更进一层。很简单的一件事,所有人也就很快忘却,但自那以后,他在我心中的人格瞬间巨大化了。我认为那得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够想到并且做到。那句话确确实实对我看待人生产生了显著的良性变化。

  当然不仅仅是一句话对我印象深刻,此书带给我的正能量无穷,不管是情节的跌宕还是人物所呈现出来的真善美,都令我惊叹,感叹作者路遥的文学功底,使我不自觉地就看了他的其他巨作。文中主人公孙少平来自贫困的农村,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对待人生的“真”,虽然最后没有成就像读者期待的那样的一番事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然而那仅仅是读者的需求,我认为主人公已经成为成功了,即使最终仍是一个煤矿工人但他无怨无悔,通过自己的奋斗,敢于无视在列车上对他异样眼光的人群,面对人群赤裸裸的歧视时仍旧笑看人生。

  在我心中有一股“孙少平精神”,他奋斗不息,坚韧不拔,始终坚守着劳动使自己变得强大的信念,对待感情更是透彻,面对已经大学毕业始终暗恋着他的邻家女孩的直接的表白,他毅然拒绝,而更愿接受已故大哥的遗孀,他懂得自己不能给予别人幸福就不要轻易接受,这是一种高度的人生责任感。对待爱情,他知道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对待友情,他知道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有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面对挫折,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看待人情世故,他知道凡事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这就是孙少平,一个犹如蝼蚁之辈极其平凡的普通人,当你慢慢读懂他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你自己是多么悲哀,多么地平庸。面对爱情,你只图自我私欲;面对亲情,只是毫无羞耻索取,从未真正地去将亲情魅力巨大化;对待友情,愚昧地不敢去接受,很多时候只是毫无止境去质疑,有时候更是以小人之心地度量自己的朋友,没有朋友,何来兄弟,可悲啊可叹啊!

  年轻就会犯错,知错能改就好。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就是害怕做人上失败。很多人跌跤,都是在做人上出了问题。每个人都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人生能力建设,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一定要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好。有时走错一步,会付出一生的代价,走对一步,可能会获得一生的成功。一切都不晚,相信这本书带给我的财富会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4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就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扎根于土地上的故事。这里是一群一辈子在土地上劳作的平凡人的苦难史,奋斗史。这本书没有如幻似梦般的文艺,也无离奇刺激的情节,它只是用着朴实的语言说出他们的故事。我第一遍读完后,就觉得很普通,太平凡了——出乎意料的平凡。后来我读了第二遍第三遍,读得遍数愈多愈感动。

  书中给我带来最多感动的人,是孙少平。

  他成长在贫苦的家庭,从小就认识到了苦难,同时,苦难也给他带来强烈的高贵的自尊。他的高中正值文革时期,正常的教学秩序被大多的政治学习和劳动所代替,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小说并开始大量阅读,这给他贫乏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五彩阳光,他对生活有了更深邃地理解,有了更强大的精神来源。因为家中贫困,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回了家。他敬爱的父亲和兄长希望他能一起务农以及面对家中烂包的年景,他是愿意的。但他从书中见到的世界深深吸引着他,他想走到更辽阔的地方,他不怕累,他不怕苦,只是想着人活一世,总应追求些什么。

  于是,他——一个高中毕业,曾在村里教过书的瘦弱青年,来到了大城市黄源做揽工汉,他受到了冷眼,经历了身体和精神的苦难,但仍甘之如饴。

  书中写道“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而酿造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一个人哪怕出身低贱到泥潭里,只要他劳动,他就有自己的价值,就必是让人敬仰的。

  我们的少平后来去了大牙湾煤矿做了矿工,日子很苦,十几个小时在黑暗中劳动,出矿来的第一缕阳光几乎让他呛下眼泪来,这是苦难所带来的光明。

  书中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刚到煤矿时,同行的人们个个抱怨,艰苦的环境、艰苦的工作,他们的行李、穿戴都比孙少平好很多很多,少平不嫉妒也不抱怨,他欣喜地看着这个光秃秃、黑乎乎的地方。

  这也许是他实现价值的地方。别人,走的走、旷工的旷工,他不是,他努力地工作,在阴冷潮湿的地方挥汗如雨,于是一个月后,他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和满满的尊重,同伴的人无不羡慕他、尊重他。少平深刻地认识到这是劳动所带来的。他曾经写信给妹妹:“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别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的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了,充满各种各样的的诱惑和信息,我们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和迷茫。但读完这本书,让我坚定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信念,坚持,追求。

  痛苦难道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更伟大!现实生活中没有显赫的家世能怎么办?我就是凡夫俗子我该怎么办?安于现状?甘于平庸?迷失于生活中?做一个像孙少平这样追求生活意义的人,即使平凡,也要伟大的平凡!也要生命的尊严!

  朋友!即使自己的资质平庸遭到冷眼、身处困境面对未知,也请您直面一切困难,坚定必胜信念,坚持理性判断,改变命运安排。记住:寻找藏在你体内的“孙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