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的魅力(3)

时间:2021-08-31

魅力来自作家真诚的写作姿态

  路遥对写作抱有真诚的态度,他是发自内心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要表达的也正是他自己力图做到的,比方说,小说中的人物积极面对苦难,也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苦难,是路遥一生的伴侣,正视苦难,积极乐观地面对苦难,也是路遥最重要的文学资源。路遥小时候生活很苦,他是大伯带大的,大伯自己还有两个孩子,没有钱,大伯就不让孩子读书。路遥读了小学,准备参加全县的升初中考试,大伯不让他参加考试。路遥说不让继续上学可以,但还是让我去考试吧,考一下证明我学习得怎么样。就这样他参加了考试,一考考了全县第二名。路遥把录取通知书也领回来了,但大伯不吭声。直到开学报到那一天,大伯说,这学肯定不能上,天王老子说了也没用!路遥就去找村支书,他跑到村支书跟前,哭着说,干大,我想上学,你给我想想办法!村里也穷,村支书就挨家挨户借了两斗黑豆,交给路遥,让路遥换成钱去交报名费。路遥进了城,卖了黑豆,换了钱,跑到县中学去报名,但县中学不收他了,因为学校有规定,新生超过一个星期不报到就除名。路遥再一次哭着找到村支书,说学校已经不收我了!村支书又专程赶到县中学,找到校长,恳求学校网开一面,校长被打动,才破例收了路遥。路遥一方面真实感受到生活的苦难,另一方面,他也特别珍惜苦难中的友谊和善良。没有这次自己的争取上学,也许就没有了一个伟大的作家路遥和伟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但同时也因为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培育起他的积极乐观的世界观,这更是成就他的关键。

  在路遥的小说里,苦难是重要的内容,路遥写苦难,都有着切身的体验,比方饥饿感,对于路遥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一生经受的饥饿的折磨是太多了。所以他写《平凡的世界》,不由自主地就从孙少平吃午饭开始了小说的叙述。小说的第一章写的就是孙少平在读高中时吃午饭的尴尬情景,因为贫穷,他与另外一名女学生都是拖到最后才去取饭,这样就避免了被人嘲笑。小说写到饥饿时,都写得特别细致,比如:“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掺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的细节让人身临其境,这也是一个亲身感受过饥饿的作家才能写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