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分析2017(3)

时间:2021-08-31

  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得到可观收入,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的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崭新的空间。孙少平在背石头时所承受的牛马般的劳动使人惊心动魄,“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压到土地里去……两条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三天下来,他的脊背被压烂啦,他无法目睹背上的惨状,只感到像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肉被石头磨的像一层透明的纸,工地当小工,也不沦于一般的民工,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后,他不是沉沉的睡去,在最简陋的工棚里他还挑灯夜读,汲取文化思想的乳汁,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决不沉溺于世俗的欲望。在随时都会遭受生命危险的煤矿,他在那里依然忘我地投入地下的艰辛的工作。

  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不但是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砧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 孙少平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是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从学生时代的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到揽工生活的颠沛流离,到爱情泯灭的悲痛欲绝,再到因工毁容后的埋头痛苦,少平尝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之苦难,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默默承受,顽强的坚持。正是这样的苦难,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最顽强最震撼的生命力,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平在小农意识的海洋里挣扎逃出,到城市主动挑战别样的苦难磨练自己,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还有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现代叛逆意识,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乡土观念提出质疑和否定,试图以个人奋斗的形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力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传统性质。他们的思想发展还透出时代的情绪与奋斗精神,敢于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这些主人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对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中追求人生价值,显出强烈的个性意识,要求社会承认并领略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尊严。 而少平、少安两兄弟相比较,哥哥少安的形象是扎根于农村的奋斗者开拓者而又安于农村的生活;弟弟少平则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但是兄弟俩都是生活的胜利者、爱情的失败者。两兄弟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哲学:他们一个求实,一个幻想;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源自传统,一个指向未来;一个深植农村,一个却被远行的梦所召唤!   孙少平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他是一个“新人”。他的追求是“梦”,是理想,是未来,他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充足,更向往精神的充实。他跻身于现代文化的城市,不仅是追求物质生活,更是追求精神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他离开了宁静和谐的家去外做了“揽工汉”。这令孙玉厚不解,也令孙少安迷惑。(他曾多次见孙少平的生活劳苦而劝他回去。)他们都想不到孙少平为什么要出去“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