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堂教学(5)

时间:2021-08-31

  生读。(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师:读的真是棒极了。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了木兰的精神品格,我们才可能朗诵的这么好。大家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一起解答。

  生:木兰回乡后怎么不去相亲?

  生:她当然要去相亲的,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就拍了木兰相亲的事。

  生:木兰回来了,家人是笑还是哭?

  生:母亲也许会哭,弟弟肯定会笑。

  生:这眼泪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母亲的哭,是高兴的哭;母亲的泪,是含笑的泪。

  生:花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

  生:因为朝廷要她父亲出征,而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木兰又没哥哥,她弟弟还小,所以只有她去。(掌声)

  生:为什么她姐不去?

  生:因为她姐没她那么勇敢。

  生:因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成为花木兰。(掌声)

  生:木兰为什么不当官?

  生:因为木兰的生活理想是守在亲人身边,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农耕生活。

  师:木兰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终生无怨无悔,她的品格正在一代代中华儿女身上延伸。今天的作业,把这首诗有感情的朗读给父母听。下课!(掌声)

  【警惕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史学研究倾向──《木兰诗》教学侧记】

  “北方鲜卑族与蒙古境内的柔然族之间产生的这场战争,为何而战,该不该战,该不该愚昧地表达对天子的忠诚?”

  “鲜卑拓跋部从来就是一个以掳掠为职业的落后集团。”

  “北魏统治者既对异族进行无休止的侵犯掳掠,又对本民族人民进行无尽期的征兵,弄得民不聊生。”

  一份份有关《木兰诗》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摆到了桌上,如上所引的另一种声音也訇然响起,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由于花木兰所生活的年代距今久远,担心学生们不易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特意布置了这场围绕《木兰诗》展开的研究性学习,短短一星期,几百万字的文字资料查来了不说,从梅兰芳主演的京剧《木兰从军》,到常香玉主演的豫剧《花木兰》,再到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竞相亮相,无一不说明了花木兰这一光彩照人的女英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欣赏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