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乡土:莫言和他的作品(2)

时间:2021-08-31

  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发表于1985年是莫言的成名作,与短篇小说《枯河》算得上是姐妹篇,都有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时感亲身受到的痛苦经验,但语言和写法都不同,属于探索和逐渐形成语言风格的作品,此前他的十几篇短篇作品,如《乡村音乐》《售棉大道》等都可以看做是此前的摸索和积累。《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莫言说过,如果非要在他的小说中找一个原型,那一定是“黑孩”--从“黑孩”派生出几百个人物,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济济一堂。

  中篇小说《红高梁》1986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了震动。这部作品依据莫言家乡发生的“孙家口伏击战”史实,写国民政府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率领四百人伏击日本巡逻队,并击毙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高中将等三十多名日兵,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但后来日本驻胶县部队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案”,杀害136名村民。这件可歌可泣的民间另类抗日事迹,被莫言酣畅淋漓地写出来,彻底颠覆了此之前“官办历史”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小说发表后,很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姜文巩俐主演,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电影里,姜文扮演的余占螯在红高粱地里拦路打劫巩俐扮演的戴凤莲,这场戏就在莫言的家乡取景拍摄,据说电影里巩俐骑的那头小毛驴,是找遍了方圆几十里地才找到的。

  莫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发表于1987年,山东苍山县蒜薹丰收之后,却因为官僚和地痞流氓等原因卖不出去、大面积腐烂在田地上而引起农民骚乱。这件事情引起莫言的深切关注,他想起1984年无辜死去的四叔,在赶着板车运送甜菜的路上,被一辆替乡党委书记拉建筑材料的卡车撞死,却只得到3000元象征性的赔偿,他返乡参加料理后事时,乡党委书记连个照面都不打。在故乡的谷仓里,仅用三十五天,就创作出这部二十万字的作品。作品里的人物如方四叔、金菊等相继悲惨死去,参加过游行的金菊丈夫高马则像父辈躲日本人一样藏进水缸里……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底层小说”,但语言运用极其有爆发力,小说中一个神秘人物张扣的唱词也极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