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白狗秋千架》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白狗秋千架》表现的是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我以及暖,因为生活轨迹发生变化,演绎出彼此截然不同的人生,而在一个偶然的时间节点上,两人的生活迎头撞上,交互激荡。小说故事情节饱满,叙述自然;语言文字带有浓郁的山东高密地方特色,如同绘画着色一般,斑斓而生动,表现出作者对于自己家乡一贯的浓浓的依恋情结。

  作者在小说中既有对农村生活艰辛得近乎残酷的揭露,也有对乡人质朴情感的细腻描写。女主人翁暖身上集中了人性的自然和美丽,在作者的情节结构安排上,暖的自然和美丽与她生活中的灰暗现实沉重地交织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深深触动读者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暖的男人是一个哑巴,暗喻着农村落后和愚昧。而暖和哑巴男人生下的三胞胎个个都是小哑巴,则是强烈地暗示这种落后与愚昧仍在顽强而执著的自然延续,苦难的延续!当暖遇见男主人翁“我”之后,唤醒了她那孕育在心底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暖希望要一个健康的孩子,一个能够陪她说话的孩子,期待自己不幸的生活最终会有个寄托,她甚至不惜想通过“借种”这一违背传统伦理的方式。不能不说作者颠覆传统伦理的情节安排,展示了作者对农村现实和未来思考的犀利而深刻。然而故事情节发展嘎然而止,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白狗秋千架》到《暖》,撇开电影语言不谈,剧本中的几处改动,就已经让整个故事“暖”起来了。

  《白狗秋千架》原本是想讲道理的,从农村里出来的年轻人在城市里打了个转再回去,他跟老家会是怎样一个关系?他会如何重新确认自己的过去?他的老家又会如何排斥或者接纳他?这是一个很有大的课题。所以,在小说里,井河的“牛仔裤”会占据那么重要的位置,它是了城乡观念交锋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