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秋晚登城北门》阅读答案及赏析(3)

时间:2021-08-31

  示例3、 9-10分

  放翁男儿本色尽显于本诗,西风烈,烽烟起,山河碎,自身危,然而他所喊出的是横槊赋诗,是魂绕梁州。他的男儿本色,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进亦忧退亦忧”的风骨。我认为,“大丈夫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男儿本色即是担当责任,报效祖国。《三国》中义薄云天的武圣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不忘兄弟情主臣恩,水淹七军擒于禁克庞德尽显报国魂兴汉志,此真男儿。而当今男儿皆以娇嗔为美伪娘尽出,啃老为业不思进取。此类男子何颜苟活于世!我的认识是:男儿本色是担当,是以一身本领报效祖国。

  赏析:

  《秋晚登城北门》,七言律诗,作者南宋陆游。这首诗写法是记叙与抒情相结合,开头两句记叙出游的地点、时间和感受,第二联写远望烽火,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山河兴废”和“身世安危”,主要写了诗人登城楼的所见所感。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诗人当时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门楼,远眺晚秋萧条的景象,激起了对关中失地和要塞大散关的怀念。进而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忧国伤时的深情。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