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2)

时间:2021-08-31

译文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唯有自己在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江湖!

 【译文二】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建功立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评点】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便为金人所灭。陆游青壮年时期一心向往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虽然四十八岁时曾在西北前线参与军事活动,但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因而时常在诗词中表露出来。这首词便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抒写上述情怀的名篇。

  这首词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已老的苦闷。这种苦闷是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政策所造成的。陆游在《陇头水》诗里说得很明显:“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和这首词里所表达的感情是完全一样的。

  上片“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二句,词人回忆了昔日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是指乾道八年,当时陆游在汉中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曾亲自在前线,与金兵殊死对抗。“觅封侯”,指的是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词人引用此典故表达了自己为国立功,重整河山的凌云壮志。“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写的是现在的情景,往日军旅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可此时关塞河防的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陆游仅在前线抗金半年,就被调离了,如今梦醒不知身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暗”字写出岁月的流逝,世事的消磨,展现出一幅灰尘堆积的暗淡画面,读之心情也随之沮丧惆怅。

  下片抒写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叹。“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三句,每句三字,步步紧逼,短促而有力,诉尽平生不得志。“未”、“先”、“空”三字承接比照,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只能任这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流淌,流露出沉痛而悲凉的感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是词人的总结和自我反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