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一生多少无奈(2)

时间:2021-08-31

  “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天性喜爱读书,因为自幼就有“扫胡尘”、“清中原”的壮志,年少时陆游还研读兵书,练习剑术。

  28岁时,陆游赴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参加科举考试,得了第一名。恰恰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那次考试,秦桧满心希望秦埙独占鳌头,却见陆游夺冠,十分恼火。第二年,礼部组织复试,陆游又比秦埙成绩好。秦桧本来就为此事生气,又加上陆游喜欢谈论收复中原一事,因而被秦桧大做文章,将其除名。直到次年秦桧死去,陆游才被朝廷起用。

  陆游在宦海数度升沉,都与当朝皇帝主战或主和的态度有关。不过,无论皇帝如何动摇不定,陆游主战的态度以及收复中原的志向从来没有变过。

  1161年,金朝君主完颜亮调动了60万大军南侵,在渡过长江时被南宋文官虞允文打败。完颜亮被部将杀死。即位的金世宗完颜雍派人议和,南宋朝廷的抗金形势有了变化。宋孝宗登基后,决心收复中原。他起用主战将领张浚,同时亲自召见陆游。这期间,陆游针对北伐向孝宗提出了有关定都、备战及革新政治的建议。同年4月,张浚出兵,朝廷则发布诏书,号召中原民众协同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这份诏书就是由陆游起草的。

  可惜的是,张浚指挥不力,加上他手下的大将们相互猜忌,以致宋军没打多远,就全军溃退。宋孝宗从此失去收复中原的信心,朝中主和势力抬头。张浚被罢免。陆游先被贬出京师,接着也被罢免,回到绍兴老家。

  一晃近10年。一天,四川宣抚使司王炎听说了陆游的名气,邀请他当幕僚。陆游想到王炎驻扎在汉中,接近抗金前线,便欣然前往。在汉中,陆游曾身穿戎装,到大散关一带体验铁马秋风的军营生活,亲眼看到汉中人民犒赏宋军、密递情报的义举,这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经过仔细考察,陆游向王炎提出,收复中原的第一步是攻下长安,应该训练军队,囤聚粮食,做好进攻的准备。虽然王炎表示赞同,可当时南宋朝廷不仅没有北伐的打算,还不能容忍有谁策划北伐。不久,王炎被召回,幕府被撤销,陆游的希望又被狠狠浇了一桶凉水。

  大家熟知的“放翁”之号,是陆游50岁时自己取的。当时他又被朝廷起用,调到成都为官,碰上了老朋友范成大,十分欣喜。虽然他与范成大是上下级关系,但两人不拘礼法,常饮酒唱和。陆游因为北伐无望,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同僚说他“燕饮颓废”,不久再次被罢免。陆游不以为意,索性自号“放翁”,处世越发旷放洒脱。

  转眼又28年过去,宋宁宗即位后,大臣韩侂胄(音同“托宙”)主政,主张收复中原。此时陆游已78岁高龄,却依然出山,为韩侂胄撰写《南园记》、《阅古泉记》等文,对北伐志向表示支持。然而,韩侂胄的出兵很快以失败告终,这也是南宋的最后一次北伐。当朝皇帝为了求和,杀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陆游无比愤恨、失望,却丝毫不改其“愤青”的作风,晚年还写道:“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