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散文(5)

时间:2021-08-31

  很多后来的人演绎说,鲁迅在新婚之夜,把新娘撇在洞房里自己到书房过了一夜,这是小说情节,不是生活真实。试想,既然鲁迅为了母亲可以答应这门婚事,可以在婚礼上戴假辫子,遵循传统礼俗,那么,同样为了母亲的面子,他也不会把新娘晾在洞房里而出逃。鲁迅的婚礼是夏天,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当晚,鲁迅被人推进洞房一声不吭,“脸上有些阴郁,很沉闷。”那天晚上,闹洞房的族人和希望听到点儿什么动静的听房者们,都很失望。洞房里始终寂静着。第二天,鲁迅搬到书房去住,早上起来,人们发现他的脸是青色的,是印花被子上颜料的颜色,人们猜测,他应该是蒙着被子痛哭了一夜吧!

  这个不幸的婚姻,不仅给鲁迅带来巨大的伤害,带给朱安的伤害尤其更大。“在亲友们的回忆中,都提到鲁迅不屑于跟朱安说话,他们之间的交流只限于日常的几句问答。这大概是他们婚姻的常态。当他们两个单独相处的时候,整个屋子里既无语言的震荡,也无情感的流淌,空气是冰冻而凝固的,这个家如同一个冰窟,令身处其中的人不寒而栗。”

  “生活在北京的朱安是寂寞的,因为远离故乡,也没有能力出去,她不可能像别的太太那样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对她来说,所谓外面的世界,就是那些来来往往的客人。”(摘自乔丽华《朱安传》)

  鲁迅和许广平定居上海之后,朱安就和鲁迅的母亲鲁瑞生活在北京,照料着老太太的生活起居。鲁迅去世之后,朱安靠着许广平每月寄给的生活费,仍然照料着婆母的生活,那是兵荒马乱物价飞涨的年月,为维持必要的生活,朱安和许广平都付出了巨大的辛苦和折磨,直到1943年鲁迅的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了,按说同在北京的周作人作为周家的男丁,应该多出一份力气安葬好母亲,可是,做着日本侵略者伪华北自治政府的“教育部长”,每年有1200大洋薪水的周作人却叫苦连天,连声哀叹“我苦哉!我苦哉!”不愿意多花一分钱,多尽一份力。丧事的料理依然是以朱安为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操办的。真不知道其时的知堂先生何苦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