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设计(2)

时间:2021-08-31

  2、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不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学思想家,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成就的出色诗人。作者刘禹锡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3、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找出韵脚和所押之韵。-ing)

  山不在高:在,动词,在于。苔痕上阶绿:上,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谈笑有鸿儒:鸿,通“洪”,大。可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是弹奏的意思。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庐:简陋的房屋。无案牍之劳形:劳,劳累,形容词用作动词,即“使……劳累”的意思。亭: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

  何陋之有——有何陋

  三、品读赏析

  4、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仙之于山、龙之于水既如此,则人之于室亦当如此,是以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如此立论,颇有一锤定音之势。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上一篇:老人与海作者 下一篇:仿写《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