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同步测试题(3)

时间:2021-08-31

  17.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18.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

  (二)

  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l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为: )

  ⑵解狐非子之仇邪(仇: )

  ⑶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善: )

  ⑷外举不避仇(举: )

  2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其谁可而为之  B、非问臣之仇也

  C、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  D、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取后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