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至死靡他》(2)

时间:2021-08-31

  在中国的古代,祖先曾为我们留下许多光芒四射,可歌可泣的爱情篇章,这些伟大的爱情,或生或死或合或离,尽管结局有喜有悲,但是它之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永远”。他们都相信坚贞的情爱有永远,生时精神可以永远,死后化成比翼鸟、化成连理枝,还是可以永远。

  我们时常感叹现代没有伟大的爱情,是不是正因为现代人对永远的观念淡泊的原因呢?

  前面提到罗大伤的《恋曲一九八○》,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推溯到两千年前,在《诗经·邺风》里有一篇《伯舟》,也是古人咏叹爱情的歌声,原文是:

  泛彼柏舟,在彼河中,髯彼两髦,实难我仪,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髯彼两髦,实难我特,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这首优美的占典诗歌,翻成白话应该是:

  正划向河中央的柏木船里,

  坐着长发的少年,

  正是我心仪的爱侣,

  我对他的爱到死也不改变。

  母亲呀!天呀!

  女儿的心为什么你总看不见?

  在河面浮泛的柏木船,

  慢慢靠在河的那一边,

  划着船桨那个长发少年,

  是我真正匹配的爱侣,

  我爱他到死也不改变,

  母亲呀!天呀!

  我的心思为什么你不能体谅?

  读着《诗经》里的《柏舟》篇,我们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站在辽阔的河岸上,看着渐去渐远的小船,暗暗的在河边做着永远的爱情梦想和重重的盟誓,这分爱情,纵使母亲和天意不能知解,不能体谅,她到死也不会改变,是一首历久弥新,动人心弦的情曲。

  这首流过两千年时空的情歌,正是成语“至死靡他”的来源,“至死靡他”一词的直译是“到死也不存二心”。是何等坚决,勇敢的对情爱的咏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