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居探讨求证(3)

时间:2021-08-31

  (2)《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中句:“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此诗句点明李白喜遇知音的时节地点心情:在一个烟雨浸楼台时的晴日,友人的相遇有似虹霓杨辉。两人悠然的四处观景后便坐在过河的凉亭里谈古论今,获益匪浅。虽然脚下被山水冲大的回旋塘里水浅池热,但仍享受着近旁那些高大繁茂的松树下吹来的凉爽南风和沁脾草香。据考证,在“桃花流水”的下方有被大水冲成深浅各异的四口池塘,分别是“桃花池”“荷花池”“分水塘”和“学堂堰”。而历代传说中的“阁亭”也有三座,分别是“桃花阁”“分水阁”和“学堂阁”。三座“水阁”时隶属于白兆寺田地上。离寺庙较远的“学堂阁”在古大道上,周边都是冷浸水中的沙滩和低洼地,宜杨柳不宜长松树,而靠近寺庙的是庙北面的“荷花阁”和庙前(西向)南山脚下的“分水阁”。“荷花阁”在寺庙北面院墙外的深壑上,只有东北岸是高土坡能长松树,很显然不具备“吹来松下凉爽南风”或“南风吹来松下凉“的条件。依题意诗意分析,“纳凉”应在青龙山脚下的“分水阁”---它下面池塘的水也是退得快而留得较少的。李白遇友必要款待,居所应在“分水阁”不远的适宜地方才合乎情理。此时此地的“楼台”除白兆寺主殿就只有李白庭院的“绣楼”够条件。(注:当地富户在中厅后南角上构板楼供女眷度暑用)

  (3)《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中句:“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又《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句:“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前首诗是初入长安所作。李白不知何年能回返,离家时必四处留连惜别。此诗句应是李白远行时居所周旁的夏季景象,主要描绘的是“桃花流水”河流的自然风景:沿河杨柳碧荫,“荷花池”和“学堂堰”里的藕荷莲花灵肌秀骨,红绿映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首诗是居家时思念美好难忘的往事而作。此诗句是忆述昔时身居客游心思家愁的真切情感——也是目睹了家的周边景物便触景博发而一路思绪广远——诗中多处述露乡思乡事乡境的词句。两句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李白居地桃花山谷周边的情境,展现“绀珠泉”桃花柳溪河谷的自然风貌。(注:“荷花池”和“学堂堰”在明清两朝代的河改中免受山洪才变为“荷花田”和“学堂田”,延续种植的藕荷直至清代末期才渐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