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美食散文(8)

时间:2021-08-31

  谈饮食,那是谈享受,梁借谈吃谈文化,自然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更多的是属于精神上的追求。退隐的现代士大夫,洁身自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田园,静静耕耘。梁曾被斥为资产阶级人性论者,但依然坚信人性论,认为若不从抒写普遍的人性、表现真与善的方面着手,那么文学将别无良法。他选择“饮食”来承载生活中的最真的人性——本色与真情,例如在《吃相》中写一个“赶轿车的车夫”在吃大饼时的吃相是:“两手扶着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大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不大功夫,一张饼下肚,又一张也不见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饱嗝。”这情景生动、逼真,看起来是丑陋了些,但的确是生活中的本色,最后作者的评价道出了这本色的人性之美:“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2]不仅如此,他毫不隐晦地谈“谗”,在《北平的零食小贩》中写着:“美味当前,固然馋涎欲滴,即使闲来无事,谗虫亦在喉咙里抓挠,迫切地需要一点什么以膏谗吻。”[2]活脱脱一个“老饕”的形象。在一个时期里,这样的情趣是不被看好的,人们也无暇顾及。人的审美意识不知是在转化,还是在回归?突然有一种很切身的东西涌入心间时,你发觉这就是生活中的本真。梁实求的饮食散文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去挖掘这本真的东西,让你品读之余而“心有戚戚焉”。“真”是简单的,“真”能产生不朽的艺术魅力,无论“阶级论”还是“人性论”,能给生活一个艺术的真实,就是美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腔京味儿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菜色或许增添了新的涵义,梁先生笔下的美食亦或发生了变样,但唯有一种浓郁的饮食文化却是不变的,让你不断地细品、回味。至若文中多有涉及的烹饪艺术以及现代关注的营养学等,在这里我们将其安排在边缘的位置,不作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