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美食散文(7)

时间:2021-08-31

  三、梁文饮食文化的现实价值思考

  梁实秋的谈吃散文散发着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化馨香,无疑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以及本土的饮食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其间还闪耀着另一种魅力的思想火花。

  品食与人品有关,一部饮食散文折射出梁实秋伟大的人格魅力。正如随园老人的《随园食单》,虽以介绍饮食烹饪为主,却能“给人以饮食之外的启迪”[4]。梁实秋作为一个现代士大夫,一位学识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传统的“君子远庖厨”的思想却并未使他像孟子一般:“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10],而是亲临厨下,这种反传统的精神是可贵的。而且又有“好学之心”[10],所以,养就了善于烹调的本领。作为一个知名文化人,又是出身于中上等之家,却能摒弃了传统文人的陋习。毕竟梁实秋是喝过洋墨水的,他身上带来了欧美平等、自由的新人文主义精神,还有来自于他父母的影响,前文已谈到,这是一个美食世家,父母又是烹调能手。在此与其说他是站在反传统的一面,倒不如说是以“下厨”为乐,其实有时美食当前,享受的除了美食本身之外,还有那份自鸣得意的刀工乐、调味乐、创造乐,以及美食上桌那一刻的受赞美乐与令人陶醉的成就感。多么智慧呀,快乐何止一个口福!梁实秋在谈吃散文中还表现出“好食而不贪”的品格,不知这是否展示了中国传统文人平和、中庸的一面?文中谈起曾经将常人视为名贵之物的“熊掌”、“鱼翅”、“火腿”慷慨送与他人,一段久不闻问的纯正金华火腿让一位台湾同胞品尝了一顿丰盛的家园之思。此类文字虽在文章中写得不多,但足见其慷慨之情,以及以同享为乐之义。梁主张“随意”、“随缘”,贵物何须独占,宁与有缘人同享。我们透过这“物”的表面,似乎看到了梁对于“功利”那种抱以宽怀、淡然的态度。永恒的人格魅力正是梁实秋在饮食之外给我们莫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