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月牙儿》中的月牙儿分析(2)

时间:2021-08-31

  文中的“我”第一次看到月牙儿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年少的“我”觉得月牙儿中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在这之后的许多岁月,“我”每次看到闪着寒光、枯瘦的月牙儿时就会想到父亲,想到和母亲去父亲坟前痛苦的情形。这时的月牙儿和“我”的心情是一样的,它冰冷而无光,在被一大片黑暗的包围下,看不见任何希望。在之后的许多年里,老舍先生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看月牙儿的不同的心情来反映时代社会和“我”与母亲的成长和改变。母亲为了自己和她的孩子“我”的生存,不得不给别人洗臭袜子,洗完了连饭都吃不下去,手上也起了厚厚的老茧。看着母亲日益衰老下去,“我”看到月牙儿时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冰凉和绝望。后来母亲又为“我”找到了另一个爸,于是小说里写道,“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没再看见月牙”,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我”只有在悲惨的、看不见希望的时候才会见到那残损、凄凉的月牙儿,“我”的命运是通过月牙儿来暗示的。也是如此,后来这个后爸将“我们”抛弃了之后,我又时常的在黑夜里与月牙儿为伴了。

  小说中除了我和母亲与月牙儿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钱。当母亲做了暗娼之后,我认为“妈妈的心是狠的,可是钱更狠。”还说,“在事后一想,我们娘儿俩就像两个没人管的狗,为我们的嘴,我们得受着一切的苦处,好像我们身上没有别的,只有一张嘴。为这张嘴,我们得把其余一切的东西都卖了。”这反映出了,不是母亲愿意做暗娼,也不是后来自己愿意做暗娼,而是时代的逼迫,让“我们”走向了绝路。从前面和后面我们可以看出来,母亲为了我们能活下来,不停地想着生存的法子,比如找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为别人洗臭袜子和衣服,在街头卖馒头等等,直到这些事情让她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母亲才不得已做了暗娼。而“我”在读书的时候就帮着别人织东西,乞求校长收留来为母亲减轻生活负担。以及后来还去酒楼做了女招待,因为实在不能忍受出卖自己为客人的要求而不干了。于是走投无路做了和母亲一样的暗娼。这些情节都体现了不是母女二人愿意做暗娼,而是时代和社会的武力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