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剧剧本_青春相薄(2)

时间:2021-08-31

  第二场

  (心理咨询室,沙发一组,办公桌椅;)

  刘:(正与一个人丙交谈)。经常这样自我调节就会好的,祝你早点快乐起来,再见!

  丙:谢谢您,老师再见!(交谈完,满意地走出了屋子。)

  刘:“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的问题还真不少。(写东西)

  4人敲门。

  心理教师:请进!

  [学生进门,有礼貌地低头、齐声]老师好![教师引导学生入座]

  马:“老师好,这就是跟你提到的我们班的几位同学。”

  王:[不好意思地]我最近害怕考试,失眠、紧张,甚至想开小差逃避考试!

  刘:你们几个的情况班长同学已经和我沟通过了,你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考试焦虑”以及和父母的“沟通障碍”,

  阮:老师!这是不是什么“考试焦虑”呀!

  刘:你们知道的不少呀!应该是!(以下可以照稿念)

  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在应试情境下,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有三种,一种是过分紧张,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要求自己必须得多少分,反而会影响考试情绪的正常发挥,尖子学生考不好,常属于这种情况;一种是满不在乎,把考试看得无所谓,当然不会有考试焦虑,自然也不能激发积极的考试行为,成绩不好的很多学生属于这种情况;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充分调动身心潜能,使个体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和智力体能达到激活状态。这时,人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敏捷,反应加快,从而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大量的科学实践证明保持着适当的紧张度、焦虑感,它可以维持学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孟:看来真的什么都要一分为二了!连“考试焦虑”也有好处呀!

  刘: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

  王:您是说要微笑面对烦恼!

  刘:如果焦虑情绪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发展为考试焦虑症。焦虑状态使考试不佳,而考试失败又加剧了焦虑状态。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众学生:那您说说有什么办法吗?

  刘:面对考试焦虑,一是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顶了……”这类消极语言暗示自己。二是消除大脑中错误信息,如“没有考好,老师会另眼相看”、“爸爸、妈妈会受不了”等,不应过于顾虑失败的后果。考试前要用肯定的态度暗示自己,比如:“我行,我一定能行!”“我都复习过了,一定能考好的!”等等……

  而事后应该用“我努力了,我问心无愧”、“我能成功”等话语宽慰放松自己。

  刘:至于和家长沟通的问题,我想:首先我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使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他们千辛万苦把我们抚养大,可以说付出了很多,在你们即将长达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对你们给予了很高的希望,甚至有点期望值过高,方法和言语不一定符合你的承受能力,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压力,但是如果你能换个角度,试着包容,试着理解,试着换位思考,你的心情就会好很多。再听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给被试讲了一段事实: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5亿其他人更好;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和寺庙,没有任何被威胁、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有衣可穿,有房可住,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盒儿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界上8%最幸运之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地球之人……被试听的过程中,心跳、脉搏等数据反映出幸运和幸福感。现在的你有没有幸福感呢?老师希望再见到你们,是一个个充满阳光和自信的中学生!

  刘:“然后是你阮名琪。由于对你的生母十分留恋,所以怎么看继母也不顺眼,你应主动适应好,其实你不恨她,你说呢?”

  阮:“不一定,我试试吧!”

  刘:“王佳明,你可以向父母写封信说第一是最好,人人也想成为第一,但并不是次次都可以成第一。你还要说,你会尽全力学习。相信父母会理解你的。”

  孟:老师,原来问题就这么简单?

  刘:对就是这么简单》

  马:老师,你说的太好了!

  齐:“谢谢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