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教案(2)

时间:2021-08-31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因“乌台诗案”,受谗言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一个有名无实地闲职:既不能离开此地,又无权签署任何公事)却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3.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三苏”及“唐宋八大家”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