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精品学案(19)

时间:2021-08-31

  【问题导读】(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一、初读课文懂文意。

  1、音字互填:

  解衣( ) 寝( ) 藻( )荇( )

  2、解释加点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念( )无与乐者( ),遂( )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 )于( )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 )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

  二、再读课文明内容。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2、作者描写了怎样的夜景?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赏析。

  三、细读课文悟主旨。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结合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心情)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表达了怎样的感慨?

  5、结合“文本助读”,说说你对文中“闲人”的理解: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通过学习此文,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8、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我的问题】:

  【小组问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苏教版

  17.记承天寺夜游

  ●重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说出课文大意。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学习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 苏洵 ,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 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 (人名)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