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化石吟(2)

时间:2021-08-31

  ⑤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海枯石烂)

  2、、听配乐范读,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3、根据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小组内一听一读式交流。

  5、朗读展示。

  6、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理解题目的含义: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从结构与内容上看文章是如何展开的呢?

  示例:本诗共七节,可分三层来理解:1、2节是第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3、4、5、6节是第二层,为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具体内容。最后一节为第三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

  三、问题探究:(

  学生自己根据对课文的整体掌握提出问题,教师加强引导。

  预设:

  1、你觉得第一、二节作者采用问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提示:诗歌1、2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排比),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引出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3、为什么第3节中用“你”这一人称?

  “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