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贾元春的人物形象(2)

时间:2021-08-31

  “世上至大莫如‘孝’字”,这一句话,透出很多信息。《红楼梦》一书,是彻根底地不说那个“忠”字的,要把“忠孝”二字中的“忠”字抹掉,作者才敢写作这部《红楼梦》,读者也才敢读这部《红楼梦》。这也是《红楼梦》一整部书,具有的谈道教、谈佛教,不谈儒教,颂道贬儒的特色。为什么,就是因为作者所写作的内容,与反叛有关,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推翻明朝统治者的反叛者。《红楼梦》作者为贾宝玉立传,为贾宝玉招魂,实际上是抹不掉为一个揭竿而起的反叛者立传与招魂色彩的。中国的历史,是一个朝代更替的历史。每一个新的王朝在形成过程中以及形成初期,都喊的是以孝治天下,不干喊以忠治天下,因为这新的帝王,都是反叛起家,都首先就是一个对前朝帝王的不忠者,因此喊不出那个“忠”字。喊不出“忠”字,便喊这个“孝”字。要等到天下稳定、政权巩固之后,才敢打出来“忠”字的大旗。一部谈孝不谈忠的《红楼梦》,“世上至大莫若‘孝’字”的《红楼梦》,无疑写作的是“第一代王”形成时期的故事

  很多人认为,或总是觉得《红楼梦》是一部反清复明的书,其实错了。《红楼梦》固然是一部反清的书,但也绝对不会复明。当我们已经明确地知道《红楼梦》一书中的“第一代王”,如今的“当今”是李自成的时候,推翻明朝统治者的李自成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怎么会要去恢复明朝呢?书中确实透露出很多明朝信息,如人物服饰,器物名称,牌匾楹联内容,场外历史人物等,这说明红楼梦故事背景是在明朝,是在明朝的皇宫中或外围权贵家族的园林中,作者又极力状写那种繁华富贵景象,给人造成一种不忘明朝的印象。有这种印象,加上贾宝玉具有的反叛意识与行为,给人造成一种肯定什么与否定什么的错觉。有了这种错觉,旧红学、新红学又用了100多年时间把故事硬往清王朝的身上放,于是形成《红楼梦》一书有“反清复明”意义这样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