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最像镜子的小说(3)

时间:2021-08-31

  就像镜子一样,镜子本身没有选择,也没有爱恨,你走近镜子,镜子完全呈现你的状态,是一个全然客观的状态。但是人很难做到像镜子,这种全知的超越感其实非常难把握。

  我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小说中,最像镜子的小说就是《红楼梦》。

  林黛玉的哭泣、薛宝钗的周到、王熙凤的精明,都只是在呈现而已,作者没有说他喜欢谁,不喜欢谁。

  随着年龄的变化,你会喜欢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段会注意不同的人。大概第一次读《红楼梦》注意力多半是在宝玉和黛玉身上,看到这对男女的纠缠。

  我们那个时候大概也是十二三岁,不明白为什么每天少年男女两个人要挤在一堆,一下课以后还要赶快写一封信,然后又赶快跑到对方家门口丢进去,我们无法解释这个东西。

  林黛玉和贾宝玉就是这样的。其实他们就住在大观园里面,走两步路就能在一起,可是他们老是觉得那两步路就是分离。

  这种分离永远是一种忧伤。所以在《红楼梦》当中,这条主线会构成一个神话的议题。

  第二次看的时候,你会发现王熙凤这个角色写得极好。她十七岁就那么能干,嫁到贾家做儿媳妇时那种小心翼翼的状况,以及得到贾母的疼爱,有贾母撑腰,她可以管三百口人,行事利落漂亮。

  她的丈夫其实很窝囊,没事就在外面搞个小太太,王熙凤还要替他去收拾烂摊子。这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成了贾府里的女强人。

  王熙凤有时候会是一个厉害到让你害怕的角色;但有时候她又比谁都会撒娇,她懂得怎么让别人疼她,常常惹得贾母还来安慰她。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教书,主讲《红楼梦》。他说每一年教完有一个考试,要大家在十二金钗里面选他们最喜欢的角色,他说连续几年排在第一名的都是王熙凤,绝对不是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