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被禁,居然是洋务派的人干的(2)

时间:2021-08-31

  然而王之春同志为何骂《水浒》和《红楼》呢?

  娘子研究了一下,王之春虽然是文人,但他“弱冠从戎,先后作为曾国藩、李鸿章和彭玉麟的部属,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历任山西巡抚、安徽巡抚、广西巡抚”。

  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何讨厌《水浒传》,毕竟都是起义的。

  而《红楼梦》,自然又是因为里面的痴男怨女被他指责。至于《西游记》,王之春认为此书作者是个孝子,孝子的爹生病了,孝子写了这本小说,其父看后痊愈,因此是一本孝子的赞歌,当然这就有点胡扯了。

  《红楼梦》遭遇的最大的困难并非民间半数人的谩骂,而是官方的禁毁。而禁毁《红楼梦》的人,居然是洋务派、实干家的优秀代表——丁日昌。

  丁日昌是改革家,开眼看世界的留学生,曾组织翻译了西方的科技书籍,也曾在通商口岸创办报馆,倡导办学。他又是个藏书家,有十几万卷卷珍贵典藏。他改革科举、培养新晋、维护主权、发展实业、创办新式海防、改革军制……如此洋务派的急先锋,为何就跟《红楼梦》干上了呢?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最后得出的结论,大概就是认为《红楼梦》是一等一的“闲书”,但“闲书”未必一定要禁,只因为写的太好,风靡大江南北,都花时间去读取研究,就要禁他,结果自然是禁不住的。

  当时担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下达了严厉的禁毁令后,效果的确不明显。因为这个时候距离《红楼梦》火了已经一百多年了,《红楼梦》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便有一部分人十分讨厌它,但它就是很火。

  杭州学官巷有家姓吴的官宦,是杭州的名门。吴家有个缙绅,年轻的时候尤其喜欢《红楼梦》,以至于上厕所的时候也得带着。(少耽《红楼梦》,至废寝食,登溷犹手之)最神奇的是,《红楼梦》里的字,他能一个不错地背下来。《清稗类钞》中有言,“言情之作,则莫如曹寅(应该是曹沾)之《红楼梦》,讥世之书,则莫如吴敬梓之《儒林外史》。”这便是比较好的评价了。

  【娘子语录】

  一本《红楼梦》,倾倒多少人的心,是不世出的经典。清代时,有人带着高傲的心态,觉得读这种书是在浪费时间,教坏子弟,至今也有许多人,枉把这本书当做痴男怨女的故事,把宝玉的悔恨当成是与庸俗作斗争,却不解其中劝进的苦心,忘却了《红楼梦》醒世的意义。所以曹公才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