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文学常识题目(2)

时间:2021-08-31

  (三) 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古义:代词,“这”。今义:一般为判断动词。

  【是非】古义:这不是。(是:这;非:不是。)今义:对错。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固】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下流】古义:河的下游。今义:卑鄙,龌龊。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

  (四) 词类活用

  【棹(zhào)】本义“船桨”;这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本义“急涨”。这里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

  (五) 通假字

  【颠】通“癫”,疯狂。

  三、 文言句式

  1.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 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当于上流求之”的倒装)

  3. 省略句

  果得于数里外

  (“果得之于数里外”,省略了代词“之”)

  四、 总体把握

  本文通过寻找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告诉大家: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五、 结构示意图

  庙 僧:石→水中

  水→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