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野从盗墓故事中掘金千万励志人物故事(2)

时间:2021-08-31

  一气呵成,鬼故事中掘金千万

  2006年4月,张牧野成为国内最大原创小说门户——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者,只要准时在该网站上更新小说,他就有源源不断的“银子”进账。一直把写作视为消遣的他,没想到一夕之间却成了备受瞩目的“网络红人”。

  其实,张牧野骨子里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他始终觉得《鬼吹灯》的成功,要感谢他小时候遇到了真正的盗墓人。“小时候住天津的胡同,有个邻居真是盗墓的。他们家世世代代跑江湖,战乱的时候就去盗墓了。”

  不知不觉中,《鬼吹灯》越写越长。写到第二本时,有出版商找上门来谈出版,张牧野还在推辞,坚决不愿意出书。“我知道我这书的路子太野了。一出书就得改,我不想修改。”后来,越来越多的网友要求张牧野出书以便收藏,于是他找家大公司来代理发行权,自己只负责写书。

  2006年年底,“鬼吹灯”系列第一本实体书《精绝古城》出版。2007年6月,同名漫画进入韩国、日本市场,并掀起了汹涌的“吹灯潮”,火爆的销售势头连张牧野也感到惊讶。

  当年9月,第二本《黄皮子坟》出版,电影改编也很快尘埃落定。对张牧野来说,2007年是他小说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丰收年”,300万元的版税加上7位数的电影版权收入,这一年他共计斩获400多万元。

  2010年10月,张牧野以总价1000万元签约北京新华先锋文化公司,其中包括《牧野诡事》和另一部书稿的版税、担任的悬疑杂志《谜中迷》主编的报酬,以及3年写作期作品的优先出版权。仅《牧野诡事》这一本书,便给张牧野带来近500万元的收入。其版税之高,已经超过了韩寒和郭敬明。

  张牧野创作的8本《鬼吹灯》系列小说陆续出版后,销量突破500万册。随后,韩文和越南文版本在海外发行,这部小说衍生的文化产品也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其中,漫画版权被上海一家公司买断并出版,小说中的一些道具也引起玩具商的兴趣,深圳一家公司开发的“摸金符”也已上市……

  张牧野说自己读得最认真的书是《易经》《三十六计》和《毛主席语录》,非常爱看央视的《探索·发现》以及国家地理频道的考古节目,并且喜欢听故事。“我最爱的就是这类,比如裁缝的祖先是轩辕,唱戏的祖师爷是唐明皇,杀猪的祖师爷是张飞,传统的行业像各自的门派一样,都挺有渊源的。”张牧野出去旅游对火车情有独钟。因为坐火车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讲四面八方的奇闻趣事。

  尽管写书这个“副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张牧野的主业,但他依然坚持每天都去上班。身为老板之一,他的作息时间比较自由。公司9点上班,他7点就会赶到,写到11点,发到网上,然后吃中饭,下午处理公司事务,晚上回去玩会儿游戏就睡觉——生活规律而单调。也因此,他才能够写得随心所欲、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