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扎西拉姆多多的盛放的名人故事(2)

时间:2021-08-31

完整的幸福

  蛾眉山上,一个寺庙连着一个寺庙。她步行上山,一个寺庙一个寺庙跪拜,念着他的名字捐香油钱,为他祈福:“如果他离开我觉得更幸福,我就要祝福他真的更幸福。”她在心里如是说。

  在谈婚论嫁的年龄,她爱上了他,他也喜欢她。工作原因,他们分在两地。思念,在两个城市间奔走,她也曾希望就那样嫁为人妻,上班下班,煮饭洗衣。

  可是那样毫无征兆的一个工作日,相恋三年的他忽然打来电话,只说分手,只说请她原谅。她一时失去理智,买了能买到的最早的票来到蛾眉山。一路上,她哭泣委屈愤怒,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怨恨。可是,她告诉自己:失去一段感情并不可怕,但是如果自己因此变成怨妇就太可怕了。

  上了山,在峨眉山的寺庙里一路拜过去,她强迫自己祝福那个人。每一次吐息,她都祝福这尘世间少一对情侣分手,多一对有情人成眷属。在这样的祝福和吐息中她渐渐平静下来。于是她发短信给他,告诉他自己尊重他的所有决定,并祝他幸福。

  就这样在最痛心处斩草除根,她轻轻放下这段情,只把那些心事写进别人的故事里。“我既然有勇气让爱情发生,现在我将用同样的勇气等爱情结束,我不打算挽留。一步步行去,你的足音还在我的耳后,我听它渐远,认认真真地听,我不要错过爱情成、住、坏、空的每个细节,这样的幸福才是完整的。我快要完全穿过这个弄堂,你也快要完全穿过我的爱情,我会怀念,但不会很久。”

寂寞如此美丽

  失业的日子不用早起,她原先在的那家很有实力的公司在一次大的投资失误中忽然倒掉,已经是公司中层的她失了业。被动地失去了工作,她没有马上去找。大学学的是航天,毕业后做的是广告策划,在心底也曾有理想要做导演,可到底自己要什么,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未来,她觉得要等到自己想清楚才好行动。

  可现实是严酷的,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房子要供,饭还要吃。宅在家里,早上醒来她会有种不安,别人看来的闲适与平静下,沮丧潜伏着。何况坐吃山空,囊中羞涩。

  那一段,她大学的同窗好友来北京发展,借住在她这里。常常她起床,朋友已经上班去.只在小桌上留下10元钱,是知道她窘迫,留给她的午饭钱。

  那一段时光有点冷,只是友情是暖的,诗是温的。

  在长长的迷惑、惶恐、焦虑、痛苦后,她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做自由职业者。这意味着没有靠山,没有团队,全凭个人实力或者个人运气。每一个主意都要自己拿,每一个选择都要自己承担后果。有事做的时候她努力去做,包括给投行写商业策划书、给出版社编辑书稿、给电视剧剧本、给广告做策划案等等。有时候又会闲得发慌,一同发慌的还有自己的钱包。但在人生的问题上她坚持作自己心甘情愿的决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在一篇博文里她写道:听从自己,是最大的坚持;而说服自己,又是最大的放弃。在这个坚持与放弃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要清楚什么是真实的“自己”,要了解到底有多少个“自己”,要接纳真实的“自己”,又要允许“自己”其实是无常变化的。要了解自己、倾听自己,是件寂寞的事。要说服自己,也是一件寂寞的事。在这样的寂寞中,她与“自我”相处,试着了解它、尊重它、洞悉它、堪破它,并积聚生命盛放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