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多的救赎的纪实故事(2)

时间:2021-08-31

  前程

  寺庙里,索南达杰遗体上覆盖着党旗。武警战士为他守灵,上千盏酥油灯点燃,400位喇嘛诵经三天三夜为其超度。

  索南达杰书记生前不信藏传佛教,他走后,遗体被政府恭送至寺院火葬,这是只有高僧大德圆寂才有资格进行的仪式。

  当地的秋吉活佛说:“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如同一个真正的比丘。”

  索南达杰走了,也带走了扎多的魂魄。他失去了老师、领导,又一次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扎巴多杰来了,他是索南达杰的妹夫,曾经当过县公安局局长和检察院院长,现在是玉树州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受索南达杰影响,他拉了一支队伍保护藏羚羊,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野牦牛队”。

  扎多拒绝了入队邀请。

  可可西里实在太可怕。他害怕了,每次出发时看着家人装作若无其事,心里却想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看到人就知道肯定是坏人,就是你死我活;一次回来,看到马路,他整个人就瘫在了上面。

  县里风言风语,说是他害死了索南达杰,为此他还在招待所待了好几天,交待事情经过。

  扎多觉得累了,受够了,要奔前程了。再见,可可西里!

  领导让他找个想去的单位,他选择了宣传部,他想宣传索南达杰。在整理英雄事迹过程中,他又一次次被感动,决心加入索南达杰的那个组织。

  甚至,他还参演了一部《杰桑·索南达杰》的电影,在里面扮演了自己,可惜电影从来没有上映过。

  他喜欢读书,看到学校就高兴。现在机会来了,他从县委党校副校长的位置去了省委党校脱产进修,锦绣前程开始摆在面前。

  在西宁读书的那段时间,他接触了很多青海之外的朋友。杨欣,“绿色江河”创始人,著名环保人,听说了索南达杰的事迹,带着《北京青年报》记者过来,还帮忙成立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他第一次知道还有非政府组织,还第一次结识了外国NGO朋友,他的眼界越来越宽。

  这段时间里,他渐渐知道世上还有“生态”这个词,他又琢磨,索书记干的不就是生态的事情吗?在图书馆找到一本《生态经济学》,看完后他想:“如果能在我的家乡建一个这样的生态区,该有多好。就是山上动物好好的,水也好好的,经济也发展,这些都放在一起的理想模式。”

  他的毕业论文《环长江源头生态区生态保护设想》答辩时,老师们不敢相信这会是一个来自治多藏族基层干部所写,直接问是哪里抄的。扎多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一个老师反复对他说: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

  他不时会想起,索书记最后看的是《濒危动物保护名册》,为什么?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回到治多县,他和当年“唤醒会”的朋友们成立了一个NGO“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当然,他也去索加乡当乡党委书记,和索南达杰当年一样。

  又是个不一样的书记。在索加乡这种不通电话的地方,扎多带着在西宁认识的外国朋友进入牧区,送医送药。为成立新的“帐篷小学”,申请海外基金会的资金。

  在NGO“自然之友”和“起步高原”的帮助下,他举办了第一个大型活动,培训藏族中小学教师。在一个又小又破的招待所里,扎多走上讲台,看着下面30多双眼睛,说不出话,心里却在对索书记说:“你看,我们分手后,我没有当逃兵,我跟着你的脚步走,现在我办成了!这是星星之火,我在影响整个青藏高原,你看到了么?”